(術語)中阿含二十一說處經,為年少比丘說眾生之身份六大假合,使舍諸欲。如骨肉之地大,血之水大,暖熱之火大,呼吸之風大,耳鼻空之空大,樂苦識之識大也。曰:「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順前句者,謂於諸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依止前法以答所問。如有問言,若智亦所知耶,設所知亦智耶,此應作順前句答...(名數)依他苦而行施,以成福業,有七種,名曰七有依福業:一施於客人,二施於行人,三施於病人,四施於侍病之人,...梵名 Buddha,巴利名同。又作佛馱、浮陀、浮頭、沒馱、步他、馞陀、復豆、浮屠、浮圖。意為覺者、知者。佛陀本指釋...(一)覺悟自我本具之佛性。三覺之一。(參閱「自覺覺他」2537) (二)(?~1117)宋代曹洞宗僧。青州(山東益都)人...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是指於諸趣中投生的一剎那;本有是在一生的過程中,除去生時一剎那,死時一剎那之外,...【欲界諸天受三種苦】 p0989 瑜伽四卷十二頁云:又天趣中、無解支節苦,而有死墮苦。如經中說:有諸天子、將欲沒時...即進入師門。凡蒙師父允許,剃髮成為弟子,以進入佛門修行佛道,稱為入門。 p262...(菩薩)月天也。月天之名雲寶吉祥。勢至菩薩之應現也。法華經文句二曰:名月是寶吉祥月天子,大勢至應作。嘉祥法華...(1599~1655)明代僧。吳縣(江蘇)木瀆人,俗姓鐘,名際明。字蕅益。號八不道人。少習儒學,以衛道為職事,曾撰辟...【尋求毘缽舍那】 p1179 瑜伽七十七卷四頁云:云何尋求毘缽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菩提流志原名達摩流支(意譯法希),南印度人。出身婆羅門,姓迦葉。十二歲從外道出家,熟悉數論學說,並通曉聲明、術...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不少人面臨困境的時候,會對未來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到做事的熱情。這時候,他們更喜歡回憶輝煌的過去,而不是考慮未...
我們首先應當承認,中國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來,根本是談不上律制的。所以僧人少有如律而行的,俗人(在家佛子)...
「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這個是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十法界的因果法則,就是...
編者按:現代人為了健康,每天花大價錢養生保健,其實菜場、超市里常見的一些菜就能夠幫助我們的保健。這些普通的菜...
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為了順應眾生根機而施教。 優婆掬提以黑豆和白豆的增減,來試驗心中的善念或惡念的升...
我們應遠離惡業,勤修良善,就不會遭如是報應,不遭那些不順利之報,當然有福。遠離惡業有福,親近善業有德。有人認...
世人總認為生死離自己很遠,若是有人與其談論生死,他可能會嘲笑對方,說:現在是什麼年代了,又不是戰爭年代。現在...
在淨土法門如何發菩提心?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讓我們覺得發菩提心有一個下手之處,而且比較...
六界聚
【佛學大辭典】
上篇:六界 | 下篇:六染心 |
(書名)梵語。譯言筐藏。摩訶迦旃延所造之論部名。詳見大智度論第二。...
順前句
七有依福業
佛陀
自覺
四有
欲界諸天受三種苦
入門
寶吉祥天
智旭
尋求毘缽舍那
菩提流志(?—727)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排除「如果」的觀念

在家居士可以批評出家人的過失嗎

三世因果,有時候我們看不出來

八種抗癌第一菜

黑豆白豆

如何遠離那些不順的報應

【推薦】醫院裡的「生死輪迴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