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唐希麟撰,十卷。此書中土亡佚已久。日本有單行本。又收入續藏中。近收入頻伽精舍大藏經中。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1、煩是擾義,惱是亂義,凡能擾亂眾生身心,使之心煩意亂的情事,都叫做煩惱。 2、心所名,有六種。...略稱半娜。據大唐西域記卷十載,其果形如冬瓜,熟則黃赤色,中有數十小果,大於雞卵,果汁黃赤,味甚甘美。然西域記...(術語)三種律儀之一。惡戒也,戒律有善惡二種,要誓而作善止惡,是善戒,稱為律儀,要誓而作惡止善,是惡戒,稱為...【第四靜慮所治有五種】 p0970 瑜伽六十三卷四頁云:云何第四靜慮所治、謂有五種?一、入息出息,二、第三靜慮貪,...【正智假實】 p0504 佛地經論三卷五頁云:復次如是所說四智、轉何法得?攝大乘說:轉識蘊得。何故轉心而得心法?非...勸勉、告誡他人之言語,即苦口婆心之言。法華經信解品(大九·一八上):「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又以軟語,若如我子...(經名)一卷,馬鳴菩薩集。宋日稱等譯。尼犍外道詣大乘學者所,問無我之義,大乘學者為說無我之義,有偈頌。...(人名)Āryadeva,廣百論本之作者也。...(一)指佛陀一代之教化或一時之教化。觀經妙宗鈔有「一時一化」之語。 (二)同一化益之意。法華文句記卷七中(大三四...無記,非善非惡之義;往生,即往生淨土。無記往生為四種往生之一。謂此人已於平生髮得皈命信心,臨終時雖由於過去業...(菩薩)Valrāṅkuś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四攝菩薩之一。住於東方。標以鉤,鉤召一切眾生。鉤,梵語央俱施。秘藏記...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
杭州雲棲祩宏禪師(蓮池大師),字佛慧,號蓮池,俗姓沈,杭州仁和人。祩宏禪師十七補諸生(明清經省各級考試錄取入...一次,儀山禪師洗澡。 水太熱了點,儀山讓弟子打來冷水,倒進澡盆。 聽師傅說,水的溫度已經剛好,看見桶裡還剩有冷...
印光法師(1861~1940),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
現生延年的原理 我們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目的不是求世間福樂,可是,我們念佛也自然有這種功效。因為罪福...
《佛遺教經》中講: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關於安忍的力量,我上過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來自兩個老居士的一...修普賢行願法門,發廣大的菩提心,盡虛空、遍法界,盡未來際不間斷地教化眾生,這樣地去行持,不說斷自煩惱,而自煩...我們皈三寶,堅定信仰,盡形壽修學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運。但何謂命運,是誰主宰人的命運,又應該如何去改善...這首偈語是過去七佛教化眾生用的,非常重要。實際上只有四句話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前三句話...
續一切經音義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一切經音義 | 下篇:一切處 |
(術語)胎藏界之曼陀羅。以大日為中胎,其外圍有三重之壇,而都收諸尊,謂之三重都壇。...
煩惱
半娜婆果
不律儀
第四靜慮所治有五種
正智假實
苦言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聖天菩薩
一化
無記往生
金剛鉤菩薩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遺教經

淨宗八祖蓮池大師
萬物皆有所用,無需自卑

一代高僧印光大師的傳奇一生

現生延年轉壽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