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具名大唐西域記。又曰西域傳,十二卷。總持寺沙門辯機撰。唐玄奘游西域諸國之紀行者。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位於馬哈拉斯特拉邦境內,背負文底耶山,面臨果瓦拉河。始鑿於公元前2世紀,一直延續到7世紀中...(行事)五日講法華經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為始,終於五日之朝座。又,合開結二經而為十講。惟以講法華經八卷為主,...指入涅槃。 略稱生般(梵 upapadya-parinirvāyin)。為聲聞四果中第三不還果之一,即五種不還之一。謂不還果之聖者...(術語)主要之道也。大寶積經百五曰:三世諸佛世尊要道。廣百論釋論八曰:是利自他正真要道。...(一)梵語 parīnāma。又作迴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等惡】 p1118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頁云:等惡者:謂於苦受,起瞋恚故。...梵語 svārtha-anumāna。因明用語。又作「為自比量」。因明三比量之一。為「他比量」或「為他比量」之對稱。即以僅...【相應義】 p0836 大毗婆沙論十六卷十三頁云:問:相應,是何義?答:等義是相應義。問:諸心所法,或多,或少...(譬喻)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於日。無量壽經下曰:慧日照世間,清除生死雲。法華經方便品曰:慧日大聖尊。同普...即相對於顯教所詮釋五大為有為無常之法;於密教則以五大為諸法之本體所立之法,係如來之三昧耶身。三昧耶,為本誓、...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因是六識中之前五識,故名五識。在三界中,欲界的有情有六識,色界的初禪天無鼻舌二...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世上有許多人,是歡喜看相算命的玩意,尤其我們中國女人,更迷信這一套。往往有些極慳吝一毛不拔的女人,可是,她在...
一鬼問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婦。我應直宿。而不見納。何罪所致。 答言。汝為人時。不敬夫主。邪淫無禮。今受花報果...人的智識有深淺高低,個性習慣好欲都不同,所以有的人講話做事都有投機不投機。古人說: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有人...
云何猶不知,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正入死神口。 此思維死亡的過患,藉以激發修習正法的信心。 以一切眾生的重心...
身罹絕症,痛苦呻吟。聽隨身聽,安詳往生。 台中沙鹿有一位先生得了癌症,垂危時,被送到私人的綜合醫院急救。 他住...一直以來,微笑被人譽為忘憂之草,解花之語。踏遍紅塵,放眼寰宇,塵世間還有什麼表情能比微笑更美? 微笑可以盡展...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
前 言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寫給孩子的四篇家訓。在過去幾百年中,流通世間,深受修行者的喜愛。千千萬萬的...
西域記
【佛學大辭典】
上篇:西域 | 下篇:西域傳 |
(術語)執著之心。分別之心也。智度論六十曰:有所得者,所謂以我心於諸法中取相故。同八十三曰:諸有二者是有所得...
阿旃陀石窟(Ajanta)
五日八講
生般涅槃
要道
迴向
等惡
自比量
相應義
慧日
密教五大
五識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活佛算命

皮膚粗糙不乾淨,是什麼罪業導致的呢
囑奴守門

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不思維無常的過患

身罹絕症,聽念佛號,微笑往生
讓微笑常在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