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界開示大日如來智德之部門也。如來內證之智德,其體堅固,有摧破一切煩惱之勝用,故譬以金剛。大日經疏曰:‘金剛喻如來秘密慧也。’金剛無有法能破壞之者,而破壞萬相,此智慧亦爾。此界分五部金剛界為始覺上轉之法門,轉在迷之九識,成五種之果智,故分類為五部。
一、蓮華部 眾生心中有本有淨菩提心清淨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猶如蓮華之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蓮華部。
二、金剛部 眾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經無數劫,不朽不壞,能破煩惱,如金剛之久埋沒泥中,不朽不壞,故名金剛部。
三、佛部 此理智在凡位未顯,入果位則理智顯現,覺道圓滿,故名佛部。
四、寶部 佛之萬德圓滿中,福德無邊,故名寶部。
五、羯磨部 羯磨譯曰作業,佛為眾生而垂悲愍,成辦一切之事業,名羯磨部。
此中前二者為在纏之因德,第三者為理智具足出纏之果位,是即胎藏界之三部也。後二者於佛部中別開之,佛為二利圓滿之稱,其自證之邊雲寶部,其化他之邊雲羯磨部。如是於佛部中開二部,原為胎藏界曼荼羅之意。胎藏界曼荼羅上中下中之通者,總曰佛部,此中下方有虛空藏院,是寶部也。上方有釋迦院,是羯磨部也。由此論之,胎金之三五,僅開合之異耳,今配之五方五智五佛則如下:
中 法界體性智 大日 佛部
東 大圓鏡智 阿閦 金剛部
南 平等性智 寶生 寶部
西 妙觀察智 阿彌陀 蓮華部
北 成所作智 不空成就(釋迦) 羯磨部
‘五部部主’ 諸部要目,以大日如來等五佛為部主,秘藏記依之。日本安然之瑜祗經疏,名之為部王,以五方之五大明王為部主。主有二義:一因主之義,二如執權,有管領之義。諸部要目,則據初義,安然則據後義。
‘五部母’ 金剛界五部之部母,主各生當部功德之德之尊也,如典藏主。
一、佛部 佛眼尊也。但秘藏記謂此部之部主為大日如來,是乃究竟之本源,故更無部母。秘藏記鈔八會之不依能生之義立之,由養育之義而立之。
二、金剛部 金剛波羅密菩薩也。
三、寶部 寶波羅密菩薩也。
四、蓮華部 法波羅密菩薩也。
五、羯磨部 羯磨波羅密菩薩也。
是則為四波羅密,據出生四佛之義而立之。
‘五部忿怒’ 是五部之教令輪身也。
‘五部念珠’ 佛部為菩提子,金剛部為金剛子,寶部為寶珠,蓮華部為蓮子,羯磨部為雜寶。
‘五部色’ 佛部為白,金剛部為青,寶部為黃,蓮華部為赤,羯磨部為雜。
‘五佛座’ 金剛界五佛之寶座也。一、大日師子座,師子獸王,遊行無畏,毗盧遮那法王,不變無礙。二、阿閦象座,象之力用無過,金剛部之堅力無礙三、寶生馬座,輪王馬寶,速疾神通,南方修行,三密速疾也。四、阿彌陀孔雀座,孔雀瑞禽,明慧應時,彌陀轉法輪王,幖幟相應,不空成就迦樓羅座,此鳥威力,能降諸龍,不空智用隨方,攝引人天,歸隨無違。
胎藏界曼荼羅
東
┌──────┬─┬──────┐
│ │門│ (十二)│
│ ┌────┴─┴────┐外│
│ │ 文 殊 院(七)│金│
│ │ ┌───────┐ │剛│
│ │ │ 釋迦院(六)│ │部│
│ │ │ ┌───┐ │ │院│
│ │地│觀│遍知院│金│除│ │
├─┤藏│音├(二)┤剛│蓋├─┤
├─┤院│院│中 台│手│障├─┤
│ │ │ │八葉院│院│院│ │
│ │九│三├───┤ │ │ │
│ │ │ │持明院│四│八│ │
│ │ │ └(五)┘ │ │ │
│ │ │虛空藏院(十)│ │ │
│ │ └───────┘ │ │
│ │ 蘇悉地院(十一)│ │
│ └────┬─┬────┘ │
│ │門│ │
└──────┴─┴──────┘
西
金剛界曼荼羅
┌────────────────┐
│ 一 印 會 │
│ ┌───────────┐ │
│降│ 三 昧 耶 會 │ │
│三│ (羯 磨 會) │理︵│
│世│︵口┌─────┐︵微│ 普│
│三│五 │ 成身會 │三 │趣 │
│昧│智印│(根本會)│昧細│ 賢│
│耶│會 │(羯磨會)│耶 │會 │
│會│︶會│ │會會│ 會│
│ │ └─────┘︶ │ ︶│
│ │ 大 供 養 會 │ │
│ └───────────┘ │
│ 降 三 世 羯 磨 會 │
└────────────────┘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梵語 samudaye ''''nvaya-jānaksāntih 。八忍之一,十六心之一。十六心,即觀察思悟四諦十六行相之後,進入「見道...(書名)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陳真諦譯。舊譯則稱舊論。...指密教胎藏修法中,所結誦之大慧刀等二十五印明,為遍知院所攝。此會乃闡明胎藏界十三大會修行得果之義,以此等印明...有二義:(一)求願之心。如求願開悟,或求願往生淨土之心。亦指彌陀誓願於永劫間救度一切眾生所顯示之大悲願心。(二...【風災】 p0876 瑜伽二卷九頁云:云何風災?謂七水災過已,復七火災;從此無間,於第三靜慮中,有俱生風界起。...戒,指佛所制之輕重諸戒;乘,指佛所說之大小乘諸法。由持戒、聞法之先後緩急,而生乘急戒緩、戒急乘緩、乘戒俱急、...【贍部洲】 p1457 瑜伽二卷十二頁云:又贍部洲、循其邊際,有輪王路,真金所成。如四大王天有情膝量,沒住大海。若...【世間八法】 p0510 瑜伽十五卷二頁云:又於世間三處轉時,恆常世間八法所觸。謂樂欲處,功用處,眾緣處。於樂欲處...凡五卷。元代祥邁撰。又稱至元辯偽錄。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祥邁於至元二十八年(1291)奉敕譔著本書,以駁斥道教...子題:別眾食者四人若過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釋名中。但以能別之人,食處成眾,以眾別他,不共同味,亦表法食有...(名數)一對偏中,對於大小學人斷常之偏病而說中道。謂之對偏中。二盡偏中,大小學人有斷常之偏病,則不成中,偏病...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親菩薩言願生耶? 答曰:說眾生無生如虛空,有二種:一者,如...現代房屋的鐵窗與圍牆愈築愈高、愈做愈牢;人與人之間的心牆,也跟著愈築愈高。所謂的心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為什麼不結婚?這問題,我遇到了許多朋友,都曾這樣問過。他們以為,假使大家不結婚,豈不要滅種嗎?人類種都滅了,...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實是很好的修行教材。面對衰老的來臨,修行人與世間人有天壤之別。 有...世間上無法生育子女之人,常服壯陽之藥。而且常行房事,這樣做是速死之道,並不是求子之方。或時幸運得到受孕,也不...有一天,莊周和朋友聊天時,說了一篇大道理,朋友聽了,覺得這篇大道理不知要用在那裡?就舉了一個例子說:我家門口...
在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網絡是宣傳佛法的一個特殊途徑。誠然,這個特殊的途逕自有它的優點,但確實也存在著很多...
地藏菩薩跟我們娑婆世界特別有緣,依照經文的意思,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就應當得度,可是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這麼苦?這...
金剛五部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九會曼荼羅 | 下篇:種子 |
即以成實論為所依之宗派。又作成論家、成實學派。為我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宗祖為中印度之訶梨跋摩(梵 Ha...
集類智忍
俱舍釋論
如來身會
願心
風災
戒乘四句
贍部洲
世間八法
辯偽錄
別眾食戒釋名
四種中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卸除心防,從轉化煩惱開始
為什麼不結婚

面對衰老的來臨,修行人與世間人有天壤之別
如何使無法生育的人能得子
多用心

網絡學佛必須痛戒的弊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