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州洞山禪師。名良价。為越州會稽俞氏。幼歲出家。從師念般若心經。至無眼耳鼻舌身意處。忽以手捫面問其師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言無。其師駭異曰。吾非汝師。指其往五泄山禮默禪師披剃。年二十一詣嵩山具戒。遊方首謁南泉。次參溈山。溈山指之曰。此去豐陵攸縣石室相連。有云岩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為子之所重。由是徑造雲岩便問。無情說法甚麼人得聞。岩曰無情得聞。師曰。和尚聞否。岩曰我若聞汝即不聞吾說法也。師曰。某甲為甚麼不聞。岩豎起拂子曰還聞麼。師曰。不聞。岩曰我說法汝尚不聞。豈況無情說法乎。師曰。無情說法該何典教。岩曰豈不見。彌陀經云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師於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時方得知。辭去。宣宗大中末年。於新豐山接誨學侶。盛化豫章高安之洞山。權開五位。善接三根。大闡一音。廣弘萬品。橫抽寶劍剪諸見之稠林。妙協弘通截萬端之穿鑿。又得曹山深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迴互。由是洞上玄風播於天下。故諸方宗匠咸共推尊之曰曹洞宗。至是咸通十年二月入寂。壽六十三。臘四十二。敕謚悟本禪師。塔曰慧覺(傳燈)
佛弟子文庫 > 佛教人物傳 > 正文
(術語)大般若經所說四十二之悉曇文字,阿為最首,荼為最終。是配於大乘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四十二位也。...(術語)佛也。佛以無礙智之善巧方便,破吾人萬有實有(有法)之執著故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違反道理,觸犯禁條而招受苦報之惡行為,稱為罪或咎。亦有稱煩惱為「罪」者,然大抵以身體、言語、意志(即身、口、...伊沙馱羅,梵名 īsādhara,巴利名 īsadhara。又作伊沙陀羅山、伊沙多山。意譯持軸山、自在持山。乃七金山之第二...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名數)佛於寂滅道場說華嚴經,為大乘之始。於鹿園說阿含經,為小乘之始。謂之二始。...梵語 upeksā-sajbodhyavga,巴利語 upekha-sambojjhavga。七覺支之一。又作舍等覺支、護覺支、行護覺意。舍,為舍...(雜語)世尊之言語,雲金言。大法炬陀羅尼經九曰:即是世尊金言教誨。梁僧傳(經師論)曰:金言有譯,梵響無授。十...(名數)一製衣,五條七條九條之三衣佛制使比丘必畜之,不服則受罪。二聽衣,百一資具糞掃衣等,計土地寒溫人體消長...(術語)四萬義曰:蓮華部法身,金剛部般若,佛部解脫。蓮華部為理,故配於法身,金剛部為智,故配於般若,斯理斯智...指由自力之修行以求佛果菩提之心。有總、別之分:總,為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心;別,為四弘誓願。此心廣大,週遍法界...(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有一則很有趣的寓言:一頭騾子脖子上繫著鈴鐺,騾子每走一步,鈴鐺就發出清脆的聲響。有一次騾子去菜地吃青菜,由於...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雖然這個世間很苦,但是我們還很難生起出離心,厭離心出不來。 尤其末法的眾生,他...在台灣有一個佛教堂,它的理事長叫曹剛,信佛很虔誠。他的太太生了癌病,聽說這個病是不能好的,就各處去請人醫治。...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不要想得很遙遠了,不要生很多妄想,這不是很難的事。你能夠行五戒、持十善業,五戒都沒有犯,在...問: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對那些認為做慈善會影響自己念佛的蓮友該如何交流? 大安法師答: 慈善和念佛的功德...世間每一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有的人謙虛自卑,有的人自大貢高傲慢。有些是有才能智識學問而不顯耀,有的人空腹高心...佛教不是宿命論,它告訴人們人生是苦,是困難,是要人們積極地去面對它。 苦並不能代表佛教,苦、集、滅、道四諦才...三善十一者:言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言苦苦具者,苦謂三苦;苦具者,苦因。 心中對...
洞山良价禪師《釋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傳】
上篇:臨濟義玄禪師《釋氏稽古略》 | 下篇:曹山本寂禪師《釋氏稽古略》 |
歌頌、吟詠之意。律教禁止歌詠,若有比丘歌詠引聲而誦經典,則得「越法罪」。然於大乘則允許歌詠,如大日經義釋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