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府淨慈肯堂禪師。名彥充。生杭州於潛盛氏。幼依明空院義堪為師得度。遊學領旨於東林卍庵顏禪師。充奉敕住淨慈。示寂塔於寺之南庵。嗣卍庵顏。卍庵住江州東林。名道顏。蜀郡潼川人。族鮮幹比。久參圜悟洎悟還蜀。囑之依妙喜。仍以書致喜曰。顏川彩繪已畢但欠點眼耳。妙喜居雲門及洋嶼。顏皆侍焉。朝夕質疑方得大悟。遂嗣大慧杲禪師(五燈會元)
佛弟子文庫 > 佛教人物傳 > 正文
(術語)Vitarka,譯曰尋。粗心於境尋求,謂之尋,細心於境伺察,謂之伺,此尋伺舊名覺觀。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梵雲...(術語)Sattva,梵語曰薩埵。舊譯曰眾生。新譯曰有情。有情識者,有愛情者。總名動物。唯識述記一本曰:梵言薩埵,...(1858~1932)清末民初天台宗名僧。浙江黃岩人,俗姓朱。名古虛,號卓三。幼見沙門即喜。少時習醫,二十歲,懸壺邑...指三昧耶曼荼羅之佛身。與三昧耶形同,密教諸尊之本誓、內證等標幟及塔、輪寶、蓮花、國土器世界等皆稱三昧耶身。如...(印相)蓮華合掌為清淨三業之印契,故云淨三業印。...(儀式)每月二日與十六日讀經於土地堂也。...指凡夫之虛妄情識。亦即脫離真實之認識與見解。成唯識論卷一(大三一·二上):「隨自妄情,種種計度。」[順正理論...梵語 samutthānaj,巴利語 samutthāna。可分兩種:(一)能等起,謂「思之心所」為生起一切之因;以其能引生身語二...菩薩修行之過程,有三種因果,即:(一)異熟因異熟果,即今世所種之善惡因,於來生得果。(二)福因福果,以布施、持戒...梵名 Mahā-ratnakūta-sūtra。凡一二○卷。又作寶積經。唐代菩提流志等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系纂輯有關菩薩修...【明】 p0805 瑜伽八十三卷六頁云:明者:悟入盡所有事。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頁云:明者:謂習所得慧。 ...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大乘佛法的一個觀念是這樣,諸位要知道,你要修圓頓止觀,你要有一個觀念:你不管是修你的心力法門,自力,圓頓止觀...過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羅山時,有一日,佛的侍者羅陀比丘請示佛陀:世尊,所謂眾生者,何以名為眾生呢? ...佛說:一切世間人們為善作惡所得的因果報應,就像影隨著形一樣,絲毫不會有差錯的。可是世人不信,說是虛妄的說教。...要如何修行?有幾個重要的觀點是我們應當要先認識的。一般來說,我們所謂的修行都是禮懺、念經、念佛,或者上早、晚...幾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滿滿,飄飄欲仙的感覺。遺憾的是,這些都是幻覺。近期MSN網健康頻道從各個方面講解了...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法句經 佛在...在此世間,每一個眾生都在追求著安樂,為什麼會不期而遇種種痛苦呢?龍樹菩薩在《中觀論頌》中回答說:苦因於惑業,...1、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
肯堂禪師《釋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傳】
上篇:應庵禪師《釋氏稽古略》 | 下篇:崇嶽禪師《釋氏稽古略》 |
(術語)十一智之一。證集諦之無漏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