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分衛】 善見論云:此雲乞食。僧祗律云:乞食分施僧尼,衛護令修道業,故云分衛。是則論從梵語,律謂華言,兩...(術語)又曰扶習潤生。台家之所談。言於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薩地,以誓願扶見思之習氣,受三界之生,以度眾生也。以...亦名:十六輕遮、輕遮 子題:無衣缽受戒得戒得罪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明諸遮,文略顯十。如受法中一百五十許也。...【成熟自性】 p0666 瑜伽三十七卷十九頁云:云何成熟自性?謂由有善法種子,及數習諸善法故;獲得能順二障斷淨...【無性】 指諸法無存在的實體。性者體之意。一切諸法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則滅,無有實體,故稱無性。此復有下列...(雜語)Rohitaka,譯曰赤色。西域記三曰:盧醯呾迦窣堵婆,唐言赤。正法念經十八曰:盧醯多龍王,魏言赤龍。...【缽羅笈菩提】 淨名疏云:此雲安明。垂裕云:入水最深,故名安;出諸山上,故曰明。西域記云:唐言前正覺山,...(書名)金剛頂經金剛界大道場毗盧遮那如來自受用身內證智眷屬法身異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禮懺文之異名。...禪林職稱。為候補副寮之職。輔佐寮主之職,稱為副寮,即作點檢寮內之掃除及道具之有無等事。副寮若缺,望寮一職即可...唐代密宗僧。住長安慈恩寺。曾於青龍寺法全處受胎藏界法,又於大興善寺翻譯院之元政處受金剛界法。咸通六年(865)...(人名)Śīlāditya,中印度,羯若鞠闍國Kanyākubja,曲女城之王,本為吠奢種。名曷利沙伐彈那Harsavardhana,譯...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問: 如果我們在沒有達到頓悟,那一剎那間的時候,突然中就往生了,那麼我們帶著能所,夾著意識心,帶業往生,這個...凡夫眾生從初發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來說,要經歷五大階段,也就是唯識五位的劃分: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從前,佛有一世為鴿王,領眾五百,常飛到國王的宮苑裡翱翔取食。國王看到了,命令獵人張網捕鴿群,所有的鴿子不論大...世間的萬事萬物,不論是山川大地、環境中的任何事物與現象、我們的身體、思想、心理反應、等,都是在不斷的變動之中...業果 業力萬殊,招感果報亦各別。此果報不外有漏果和無漏果二種。有漏果是有漏業因所招感,此業因有善惡之別,十善...我們強調修行的法門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麼咒,你持《大悲咒》、持《往生咒》,法門當然有各式各樣的功德。但...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漸漸離你而去。你能看見全身各部分都在悄悄地衰退嗎?看看頭髮,當你年輕時,是多麼烏黑亮...《涅槃經》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施一世界眾生經三月。只將念佛十六分中一分功德亦復勝彼。故知...
五蘊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五蘊】是世間五類現象的總稱。佛陀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種因素條件集合而成的。而五蘊,即是構成我們的存在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五項因素。這五類因素則為色、受、想、行、識,總稱為五蘊。五蘊即:一、色蘊,泛指宇宙間一切物質現象,亦包括我人的身體。二、受蘊:我人的感受作用,感覺或單純的感情。三、想蘊:我人的思想、概念,或心中浮現的形象,或表象作用。四、行蘊:行是造作,也包括我人的意志、意念及行為。亦指受、想以外,心識的一般作用。五、識蘊:識是認識作用,此在唯識學上稱為了別作用。
上篇:五境 | 下篇:五識 |
(術語)五逆罪之一。此有二種:一破法輪僧,如提婆達多立五種之邪法,與佛之法輪對立,以分離聽聞佛之法輪之僧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