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指自性、正法、教令三種輪身。又作三種輪身、三輪。即密教金剛界曼荼羅,分為從果向因、從因至果等二種次第;於從果...(人名)傳歷未詳。嘗游印度,普探聖蹤。有慧超往五天竺國傳三卷。慧琳音義第一百,訓其梵音。...【自體假立尋思】 p0601 雜集論十一卷九頁云:自體假立尋思者:謂於諸法能詮所詮相應中,推求自體,唯是假立言...(地名)西域記曰:秣蘇伐那,此言闇林,千佛皆於此地說法。...(雜語)古人經歷之事實蹤跡也。四教儀集註上曰:垂化事蹟。...全一卷。宋代施護譯。又稱淨意問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本經內容為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應淨意兜泥耶子之請問,略...(人名)Ārāḍakālāma,又作阿藍,仙人之名。譯曰懈怠。佛出家始就此人學。涅槃經二十一曰:夜半逾城至郁陀迦阿...【正語正業正命】 p0505 大毗婆沙論九十六卷十三頁云:問:何故正語業命,立為道支;非覺支耶?答:順求趣義,是道...【現在識】 p0952 集異門論十一卷十一頁云:云何現在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雜語)老子曰:善人不善人師,不善人善人資。今取而配於師弟,師者以道教弟子,故稱為師。弟子者資助師,故稱為資...十戒者,沙彌所持之十戒也。 一、不殺生 六、不著華鬘好香塗身 二、不偷盜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有些人總覺得修念佛法門,似乎有點低人一等。你看人家參禪,那是上根利器能參的;人家教下,深入經藏,修摩訶止觀,...吾人不做傷天損德事,怕什麼東西。念佛之人,善神護佑,惡鬼遠離,怕什麼東西。 汝若常怕,則著怕魔,便有無量劫來...1814年的一個夜晚,一個酷愛音樂的年輕人走過維也納街頭。因為家境貧窮,買不起鋼琴,他只好每天到一所小學去練鋼琴...井陘縣信外道門的很多,我講經的時候,他們的大老師,和弟子們都天天去聽。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住的房東先生閑談,他...佛教愛不重,不生娑婆一語,直接道出愛慾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具有極大的誘惑性與傷害力,可以使人茶飯不思、神魂顛...世界上有很多人,雖然天生稟賦聰明,可是心性無知蒙蔽。從來沒想到父母對我們有多大恩德,不知恭敬孝順、忤逆不道。...這個果報的受用,我們來看看它的差別。這個差別有兩種,第一個從自身的角度,有「因緣變」跟「分別變」;從跟他人的...問: 淨土道場是否可以不提禪字?學人在永寧寺聽說壓根不能提到這字。那麼平時佛前大供齋的時候,也有唱到這樣字眼...
五境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五境】又名五塵,即色、聲、香、味、觸五法,指為五根所取的五種客觀對境,亦為五識所緣的五種境界。即: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等五境。若加上意根對像的法境,則為六境。五境使人起煩惱,污染心性如同塵埃,故又稱五塵。
上篇:五種唯識 | 下篇:五蘊 |
(術語)死亡之人也。楞嚴經八曰:亡者神識,飛來乘煙,入無間地獄。隨願往生經曰:願亡者神,使生十方無量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