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凡三十卷。又稱大宋高僧傳。宋代讚寧(919~1002)著。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本書於太平興國七年(982)奉敕編纂,繼...(植物)其葉形恰如輪櫚,乾燥之可以刻文字,內外經典皆用之。其法以錐雕之後之墨汁者南方之書法。北方則以竹筆蘸墨...復次如經言有共業,有不共業,有強力業,有劣力業。云何共業?若業能令諸器世間種種差別。云何不共業?若業能令有情...【五法性攝三身】 p0281 成唯識論十卷十六頁云:有義、初一攝自性身。說自性身,本性常故。說佛法身,無生滅故。說...位於台灣高雄市。為佛光山高雄別院。於198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安座佛像,正式啟用。早於1963年,星雲大師於高雄市壽山...謂不善有覆無記法。是名劣界。...(人名)池州南泉之普願禪師,姓王氏,承馬祖之法弘道於南泉。常自稱王老師。...(天名)女神之名。生經二曰:雪山南脅有大女神,名設陀鄰迦醯。注曰:晉雲攝聲。...正觀法相,心不動搖之狀態。系達摩多羅禪經卷下所說五陰觀所生三昧之一。對五陰,觀察具足法相而得增上厭離之意,堅...(雜語)聚眾多比丘依戒律之法組織一會,會中選一人使登高座,發問問之。聞其答:更問會眾,無一人異議,則定為如法...(術語)著空之思想。止觀五下曰:著此空想,諸佛不化。...(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問: 初學者讀什麼樣的經書比較合適? 仁清法師答: 首先,衹要是佛經,衹要是沒被別人改過的經書都是利益一切眾生...即災殃翻為善導,轉熱惱直下清涼 (因鄰火延燒,物屋一空,其妻驚駭病故,遂心神迷悶,如醉如狂) 《法華經》云:三...在修行人中,許多人由於各種畏懼心理,反而被障礙的寸步難行。 一、畏懼生活 整天為眼前的生活和未來生活顧慮重重,...修忍的利益,如《菩薩地》所說: 菩薩首先觀察安忍有種種勝利,即能堪忍者來世怨敵少、乖離少、喜樂多,臨終時心無...問: 師父,我的身體不好,有人勸我去拜藥師佛,說這樣可以讓我身體健康,我天天祈求藥師佛,身體還是沒有起效,師...生命是一個緣生的歷程。有過去的因,還得有現在的緣才能成立一切現象。因是種,緣是環境;有因而無緣,種子無從發展...每天早上,在你吃完早餐準備出門去工作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你會檢查自己是否帶了手機,是否帶了鑰匙錢包,...在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亞冰原上,一頭野牛因為沒有抵抗住酷寒的侵蝕,被凍死在地面上。遠處,一隻烏鴉正在空中盤旋,它...
色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色】色為物質存在的總稱,與心對稱。在五蘊中稱為『色蘊』,在『五位百法』中稱為『色法』。色的意義,如《五事毗婆沙論》上說:『問:依何義故說之為色?答:漸次積集,漸次散壞,種種生長,會遇怨或親,便能壞能成,皆是色義。故說:變壞故名為色,變壞即是可惱義。』《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則曰:『色蘊何相,答:變現相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小乘教教義,以為『色』是構成物質的元素,是由『眾微』(極微)積聚而來的。已經破壞了或消逝了的物質,叫做『過去色』;尚未現起的物質,叫做『未來色』;已經現起,在因緣相續的條件下存在的物質,叫『現在色』。我們生理性的身體稱為『內色』;身體外物理性的物質稱為『外色』;肉眼能見到的物質稱為『粗色』,肉眼看不到的物質稱為『細色』,悅目的物質稱為『好色』,不悅目的物質稱為『丑色』;視力所不及的物質稱為『遠色』,視力所及的物質稱為『近色』,這一切綜合起來,就稱作『色蘊』。一切物質現象,都是在因緣和合下而生起存在的。這些物質我人視之可見,觸之可覺,知其存在;但當因緣變異或散離時,此物質也就變異或破壞了,這就叫做『觸對變壞』。另一類是沒有形體,卻有跡象可尋的,如行住坐臥、長短力圓,及許多抽像的觀念,這叫做『力所示現』。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把各種概念加上一個名稱,何者是方、何者是圓、何者屈、何者是伸,這些概念,都是我人構畫出來的,以此來規畫合於我們構畫概念的其他事物。物質現像是因緣所生法,因緣和合、相續,此物質就生起、存在。在其存在期間,如遇到『相輔相成』的因緣,它就變好、變成;如遇到排斥破壞的因緣,它就變壞。所以『會遇怨或親,便能壞能成。』既然一切物質都受因緣支配,所以都『漸次積聚、漸次破壞』。色即五蘊中之色蘊,五位法中的之色法,是有質礙(佔有一定空間),且會變壞的東西。經論中對於色有諸種分法,據《俱舍論》卷一載,色包含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境,及無表色等,共十一種。唯識宗則分色為五根、五境、法處所攝色等十一種。其中,法處所攝色是意識之對境,包括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等。
上篇:自體色與根所取色 | 下篇:色心 |
指收藏住持之資具、錢帛等物之庫室。又作衣缽合。後轉為收藏開山及歷代住持之遺品、衣缽、財物之寶庫。[校定清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