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雜語)禪林集眾作務曰普請。僧史略上曰:共作者,謂之普請。傳燈錄禪門規式曰:行普請之法,上下均力也。【又】但...(名數)一毛,二芻摩迦,此方所無。三奢搦迦,此方所無。四羯播死迦,白氈也。五獨孤洛迦,紵布也。六高詁薄迦,是...(一)梵語 kāya。音譯迦耶。屬六根之第五,即身根。指觸覺器官之皮膚及其機能。然有部主張,身根乃眼所不能見之精妙...【菩薩六種學事】 p1130 瑜伽七十八卷六頁云:世尊!如是諸菩薩、凡有幾種所應學事?善男子!菩薩學事、略有六種。...(術語)剜肉燃燈以供養佛者。宗鏡錄二十六曰:身座肉燈,歸命供養。...即成佛。謂菩薩根除所有無明煩惱,而開真實之覺悟。一般謂聲聞、緣覺二乘不能成佛,然法華經指出二乘與菩薩非本質上...(術語)Vastu,又作婆藪鬥,律藏名。飾宗記二末曰:婆藪斗律者。真諦三藏云:此翻品類律也。此律多說緣起制諸輕戒...(職位)僧官名。佛祖統紀三十一曰:陳文帝敕寶瓊為京邑大僧統。...(名數)一名想苾芻,身為俗人,尚未受具足戒,自稱為苾芻,是為名想苾芻。名從想生,或能生想,故言名想。二自稱苾...於過去世曾修三善業,雖現在世未運身口業,然藉往昔之善根,能感佛菩薩之靈應,故稱為冥機。[法華玄義卷六上](參...(352~410)東晉淨土行者。彭城(江蘇銅山)人。名程之,字仲恩。漢楚元王交之後裔,初任府參軍,歷任宜昌、柴桑縣...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今年元旦,高雄有人打電話給一位佛教徒,那位佛教徒拿起聽話筒,就念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對方感到大惑不解,他不...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不斷破除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等一切諸漏,逐漸證悟佛性,但前提是通過戒定慧的不斷增長,才能在修行...池草師兄出生於中醫世家,幾代人在行醫過程中,記錄下不少醫案,偶爾也記述一些在行醫過程中碰到的因果故事。其中一...古人說:覆水難收。講話就像潑水,潑出去的水無法再收回,講過的話也一樣收不回來,所以一句話要出口以前,不能不慎...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為了修習正命,你必須找到一個謀生的方法,而這個方法不會違背你慈悲的理想。你用來謀生的方法可能是你心靈最深處之...好各位,我們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師慈悲,也辛苦剛才的引領大德們。本人非常歡喜,也很慚愧。今天...怎麼知道我已經如法地懺悔乾淨了?這有判斷方法,我們把它念一遍。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
見道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見道】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的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作以後者則為聖者。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的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相對於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四善根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為始者,能生無漏智,而趨入見道。大乘則以初地為入見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唯識宗分見道為真見道、相見道二種。真見道者,體離虛妄,證唯識理,可引生根本無分別智,證悟真如之理,為斷煩惱障、所知障的分別隨眠煩惱之位。以上謂一心真見道說(又作頓證頓斷說),以此為正義。相見道證唯識相,為於真見道後生後得無分別智,再觀真如理之位,分為三心相見道與十六心相見道二種。三心相見道,即作三心,觀非安立諦(觀二空真如,非觀四諦差別)之境,即:一、觀察自己之肉體,體證我空。二、體證法空,證諸法皆無實體。三、觀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體悟我空與法空之理。十六心相見道,即作十六心,觀安立諦(觀四諦之別相)之境。三心相見道含攝於真見道,故稱三心真見道說(又作漸證漸斷說)。見道行人已斷見惑,得無分別智,然仍殘留餘障,故須於修道位再經數度修習無分別智,依序斷除十重障,以至於第十金剛無間道斷盡煩惱障與所知障之種子,而證得無學果。以上三道若配合五位,則見道當配於通達位,修道當配於修習位,無學道當配於究竟位。見《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
上篇:見取見 | 下篇:邪行障 |
指顯明光耀。摩訶止觀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法不自顯,弘之在人。人能行行,法門光顯。」 p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