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指釋迦牟尼之前身。據大智度論卷十七載,釋迦昔時為仙人,名尚闍梨。因髮結生於頂,形如螺,故稱螺髻仙人。常行第四...(人名)三十二祖傳曰:行森號茆溪,又號慈翁。博羅人,俗姓黎氏。參大覺普濟能仁國師,玉琳秀,洞明心要。秀令分座...(人名)筠州洞山悟本大師,名良价,姓俞氏,幼從五泄山默禪師出家,後,遍參諸師得法於雲岩晟師。唐大中年中唱道於...或有分為三世間者,謂一切有為法,有三種分類: 一、五陰世間 又名五眾世間,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之五...謂佛攝化眾生,泯絕方位之區別,無所際限,亦無一定之方法。方,指方所、方法。即縱橫自在,發揮妙用之意。臨濟錄序...(經名)一卷,趙宋天息災譯。佛在靈山,以觀自在菩薩之請,說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說勝妙般若真言。...俗諦和真諦。俗諦又名世諦,或世俗諦,即凡夫所見到的世間事相;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或勝義諦,即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悉曇字 (ph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叵、發、葩、破、娑頗。經典中對此字義之解釋有二:(一)系...謂為耳識曾受曾了。名為已聞。彼有耳識曾受曾了。隱藏如是想忍見樂。言我不聞。如是名為知言不知。...(人名)梵名途盧檀那Droṇodana,或作Dotodana,又譯曰榖淨。師子頰王之子,淨飯王之弟,釋尊之叔父也。傳歷未詳。...悉曇字 (ja)。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壤、娘、[忄*若]。入此字門,表諸法智不可得故。八十華嚴經卷七十六(大一○·...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問: 皈依後進寺院必須要禮拜每一位佛嗎?若沒拜是否也要負因果? 理淨法師答: 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也是佛教...《法華經。警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愄,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眾生無...問: 如果我們在沒有達到頓悟,那一剎那間的時候,突然中就往生了,那麼我們帶著能所,夾著意識心,帶業往生,這個...看第四個,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個是整個三界裡面最高的境界了。 四、非想非非想處定,謂行者舍前識處之有想,並舍前...世間的萬事萬物,不論是山川大地、環境中的任何事物與現象、我們的身體、思想、心理反應、等,都是在不斷的變動之中...凡夫眾生從初發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來說,要經歷五大階段,也就是唯識五位的劃分: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問: 念咒可以結手印嗎?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師答: 大家知道每一個咒語如果說確實是在特別在藏傳佛法裡面很講究咒...《涅槃經》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施一世界眾生經三月。只將念佛十六分中一分功德亦復勝彼。故知...
病苦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病苦】八苦之一。即眾生病時,身、心所受之苦惱。依《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八之說,病能損壞可愛安適,故稱病苦。蓋病之發有四大不調,又有因四大不調而生四百四病之說。據《五王經所》載,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大不調,則舉身沉重;水大不調,則舉身脹腫;火大不調,則舉身蒸熱;風大不調,則舉身僵硬。諸此百節苦痛,猶被鞭笞,氣力虛竭,坐起須人,目不見色,耳不聞聲,心懷苦惱,言輒悲哀,甘美飲食,入口皆苦;凡此皆為大苦。《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一,說病苦有五相,即:一、身性變壞,二、憂苦增長多倍,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四、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強受用,五、能令命根速離壞。參閱『八苦』條。
上篇:眠心所 | 下篇:迴向 |
【諸四大種何處永滅】 p1357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九卷一頁云:如佛昔在室羅筏城,住誓多林時,有苾芻名曰馬勝,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