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為八佛名號經之異譯。...【離蘊計我】 p1425 成唯識論一卷三頁云:中離蘊我、理亦不然。應如虛空,無作受故。...凡十二卷。清代張大昌撰。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龍興祥符戒壇寺位於浙江仁和縣,創於蕭梁之初(503~520),...【無莊嚴滅】 p1067 集論五卷十三頁云:何等無莊嚴故?謂慧解脫阿羅漢所有滅。...指兜率天上以如意寶珠鑄造之四十九重寶殿。又稱四十九重摩尼殿。如意,梵語 mani,音譯摩尼,故四十九重如意殿亦即...云何壞苦性?幾是壞苦性?為何義故觀壞苦性耶?謂樂受變壞自相故,隨順樂受法變壞自相故,於彼愛心變壞故,是壞苦性...依淨業所感得的清淨國土。...(術語)有靈魂者。猶言有情。唯識樞要上本曰:有靈之類,誰不懷欽。...(一)乃指對諸法實相、宇宙真理之明了覺悟。 (二)宋代僧。生卒年不詳。姑蘇(江蘇吳縣)人。號笑庵。密庵咸傑之法嗣...亦名:犯不犯二義 子題:犯法、犯行、犯法二行、不犯法二行、三不犯法、開犯為不犯法、起對治行明不犯法、制不犯法...指有漏果報苦諦四行相(苦、空、無常、無我)之前二者。有漏之果報,具有三苦八苦之性,故稱為苦;男女一異等皆因緣...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那麼這裡我們來看看一心不亂這四個字,這個眾多的解釋非常多,一心不亂,怎麼談?一心和不亂它的表述的是是樣的一種...不說一般的人,就說菩薩的願力,我講個故事。印度的無著菩薩,他發明瞭法相唯識學,他在人間一有什麼疑難,解決不了...執著帶給人束縛,使我們不得自在。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腳鐐,行動無法自由。心靈的超越正是讓我們放下執著,擺脫...有的人不明白,為什麼做了惡事,卻沒有惡報。比如說生意人經營殺業,屠戶,或者黃色場所,賺了很多錢。而有的生意人...有一天,佛陀對比丘們開示:很久以前,在阿練若池水邊有兩隻大雁,它們和烏龜是好朋友,一起在池邊生活,互相照顧。...第二個公案就叫除暴佑良。社會上都有那些暴暴力的力量,我們有時候講黑社會的力量。這黑社會太猖獗了,良民平頭百姓...楞嚴咒感應力非常強大,我們讀誦學之能除一切苦。 一:楞嚴咒是十方一切諸佛,每一佛必說之咒,十方一切諸佛也因為...一個女孩毫無理由的被老闆炒了魷魚。中午的時候,她坐在單位噴泉旁的一條長椅上黯然神傷,她感到生活失去了光彩,變...
玄高(晉偽魏平城)[《高僧傳》卷十一]
【歷代名僧辭典】
釋玄高。姓魏。本名靈育。馮翊萬年人也。母寇氏本信外道。始適魏氏首孕一女。即高之長姊。生便信佛。乃為母祈願。願門無異見得奉大法。母以偽秦弘始三年。夢見梵僧散華滿室。覺便懷胎。至四年二月八日生男。家內忽有異香。及光明照壁。迄且乃息。母以兒生瑞兆。因名靈育。時人重之。復稱世高。年十二辭親入山。久之未許。異日有一書生寓高家宿。雲欲入中常山隱。父母即以高憑之。是夕咸見村人共相祖送。明旦村人盡來候高。父母雲。昨已相送今復覓耶。村人云。都不知行。豈容已送。父母方悟昨之迎送乃神人也。高初到山便欲出家。山僧未許。雲父母不聽法不得度。高於是暫還家啟求入道。經涉兩旬方卒先志。既背俗乖世。改名玄高。聰敏生知學不加思。至年十五已為山僧說法。受戒已後專精禪律。聞關中有浮馱跋陀禪師在石羊寺弘法。高往師之。旬日之中妙通禪法。跋陀嘆曰。善哉佛子。乃能深悟如此。於是卑顏推遜不受師禮。高乃杖策西秦隱居麥[卄/積]山。山學百餘人。崇其義訓稟其禪道。時有長安沙門釋曇弘。秦地高僧隱在此山。與高相會。以同業友善。時乞佛熾盤跨有隴西西接涼土。有外國禪師曇無毗。來入其國。領徒立眾訓以禪道。然三昧正受既深且妙。隴右之僧稟承蓋寡。高乃欲以己率眾。即從毗受法。旬日之中毗乃反啟其志。時河南有二僧。雖形為沙門而權侔偽相。恣情乖律頗忌學僧。曇無毗既西返舍夷。二僧乃向河南王世子曼讒構玄高。雲蓄聚徒眾將為國災。曼信讒便欲加害。其父不許。乃擯高往河北林陽堂山。山古老相傳雲。是群仙所宅。高徒眾三百。往居山舍。神情自若禪慧彌新。忠誠冥感多有靈異。磬既不擊而鳴。香亦自然有氣。應真仙士往往來游。猛獸馴伏蝗毒除害。高學徒之中游刃六門者百有餘人。有玄紹者。秦州隴西人。學究諸禪神力自在。手指出水供高洗漱。其水香淨倍異於常。每得非世華香以獻三寶。靈異如紹者又十一人。紹後入堂術山蟬蛻而逝。昔長安曇弘法師。遷流岷蜀道洽成都。河南王藉其高名遣使迎接。弘既聞高被擯。誓欲申其清白。乃不顧棧道之難。冒險從命。既達河南。賓主儀畢。便謂王曰。既深鑒遠識何以信讒棄賢。貧道所以不遠數千里。正欲獻此一白。王及太子赧然愧悔。即遣使詣高。卑辭遜謝請高還邑。高既廣濟為懷。忘忿赴命。始欲出山。山中草木摧折崩石塞路。高咒願曰。吾誓志弘道。豈得滯方。乃風息路開。漸還到國。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內外敬奉崇為國師。河南化畢進游涼土。沮渠蒙遜深相敬事集會英賓發高勝解。時西海有樊僧印。亦從高受學。志狹量褊得少為足。便謂已得羅漢頓盡禪門。高乃密以神力令印於定中備見十方無極世界諸佛所說法門不同。印於一夏尋其所見永不能盡。方知定水無底大生愧懼。時魏虜拓跋燾僣據平城。軍侵涼境。燾舅陽平王社請高同還偽都。既達平城。大流禪化。偽太子拓跋晃。事高為師。晃一時被讒為父所疑。乃告高曰。空羅抂苦何由得脫。高令作金光明齋七日懇懺。燾乃夢見其祖及父。皆執劍烈威。問汝何故信讒言抂疑太子。燾驚覺大集群臣告以所夢。諸臣咸言。太子無過。實如皇靈降誥。燾於太子無復疑焉。蓋高誠感之力也。燾因下書曰。朕承祖宗重光之緒。思闡洪基恢隆萬代。武功雖昭而文教未暢。非所以崇太平之治也。今者域內安逸百姓富昌。宜定製度為萬世之法。夫陰陽有往覆四時有代序。授子任賢安全相付。所以休息疲勞式固長久。古今不易之令典也。朕諸功臣勤勞日久。當致仕歸第雍容高爵頤神養壽論道陳謨而已。不須復親有司苦劇之職。其令皇太子副理萬機總統百揆。更舉良賢以備列職。擇人授任而黜陟之。故孔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於是朝士庶民皆稱臣於太子。上書如表。以白紙為別。時崔皓寇天師先得寵於燾。恐晃纂承之日奪其威柄。乃譖雲。太子前事實有謀心。但結高公道術故令先帝降夢。如此物論事蹟稍形。若不誅除。必為巨害。燾遂納之。勃然大怒。即敕收高。高先時嘗密語弟子云。佛法應衰。吾與崇公首當其禍乎。於時聞者莫不慨然。時有涼州沙門釋慧崇。是偽魏尚書韓萬德之門師。既德次於高。亦被疑阻。至偽太平五年九月。高與崇公俱被幽縶。其月十五日就禍卒於平城之東隅。春秋四十有三。是歲宋元嘉二十一年也。當爾之夕門人莫知。是夜三更忽見光繞高先所住處塔三匝還入禪窟中。因聞光中有聲雲。吾已逝矣。諸弟子方知已化。哀號痛絕。既而迎尸於城南曠野。沐浴遷殯。兼營理崇公別在異處。一都道俗無不嗟駭。弟子玄暢時在雲中。去魏都六百里。旦忽見一人告雲以變。仍給六百里馬。於是揚鞭而返。晚間至都。見師已亡。悲慟斷絕。因與同學共泣曰。法今既滅頗復興不如脫更興。請和上起坐。和上德匪常人。必當照之矣。言畢高兩眼稍開。光色還悅。體通汗出。其汗香甚。須臾起坐謂弟子曰。大法應化隨緣盛衰。盛衰在跡理恆湛然。但念汝等不久復應如我耳。唯有玄暢當得南度。汝等死後法當更興。善自修心無令中悔。言已便臥而絕也。明日遷柩欲闍維之。國制不許。於是營墳即窆。道俗悲哀號泣望斷。有沙門法達。為偽國僧正。欽高日久未獲受業。忽聞怛化。因而哭曰。聖人去世當復何依。累日不食。常呼高上聖人自在。何能不一現。應聲見高飛空而至。達頂禮求哀願見救護。高曰。君業重難救。當可如何。自今以後依方等苦悔當得輕受。達曰。脫得苦報願見矜救。高曰。不忘一切寧獨在君。達又曰。法師與崇公併生何處。高曰。吾願生惡世救護眾生。即已還生閻浮。崇公常祈安養。已果心矣。達又問。不審法師已階何地。高曰。我諸弟子自有知者。言訖奄然不見。達密訪高諸弟子。咸雲。是得忍菩薩。至偽太平七年拓跋燾果毀滅佛法。悉如高言。時河西國沮渠茂虔。時有沙門曇曜。亦以禪業見稱。偽太傅張潭伏膺師禮。。
上篇:法緒(晉蜀石室山)[《高僧傳》卷十一] | 下篇:僧周(宋長安寒山)[《高僧傳》卷十一] |
【世第一法應言不退】 p0516 大毗婆沙論五卷三頁云:世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答:應言不退。雖有此說;應更顯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