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界名)由於修業而有報土也。同於實報土。真實信心念佛者往生之土,於真宗謂之真實報土往生,對於諸行往生之淨土曰...又作三定。謂四靜慮、四無色等八根本定,其性質有味、淨、無漏等三種。(一)味等至(梵 āsvādana-samāpatti),即...(術語)有過羞他也。大乘義章二曰:於惡自厭名慚,於過羞他為愧。...【頓現觀】 p1249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二頁云:何別道理名頓現觀?謂自內證真諦聖智,於真智境非安立義,總相緣...新羅僧。又作璟興。熊川人,俗姓水。生卒年不詳。十八歲出家,研究三藏,望重一時。文武王臨終時,遺命神文王以憬興...(術語)Anuttara,佛十號之一。無上之士夫也,人中最勝無有過之者,故云無上士。涅槃經曰: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術語)發無相妙慧之三昧也,此智慧為文殊所具,故名文殊三昧。大疏五曰:悉是文殊三昧,故經云侍衛無勝智也。...【極歡喜住】 p1197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頁云:云何菩薩極歡喜住?謂諸菩薩、淨勝意樂住。 二解 瑜伽四十七卷二十六頁...據菩薩地持經卷十畢竟方便處品舉出,菩薩以願力、自在力,而有下列五種受生,即:(一)息苦生,謂菩薩於饑饉之世受大...指日本禪宗支派普化宗之徒。又稱虛妄僧、薦僧、菰僧、普化僧、莽蓾破裸、暮露、梵論、梵論子。因普化宗奉馬祖道一之...亦名:制聽二物 子題:制物、聽物、比丘六物、六物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何名為 制[物] ?謂三衣六物,佛制令畜...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聰明女人有三氣,即骨氣、靈氣和大氣。 骨氣就是不因壓力而彎腰,不因誘惑而迷茫,不因清貧而頹廢,不因困難而消極...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會覺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羅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諸佛因為我空、法空的關係,...
有一些磁帶講臨終助念,當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士來提出問題,說那個助念團:他說他自己的願力要超過這個病人...
在這裡和大家談一談有關修福和惜福的事。 修福,就是人們常說的做善事!而善事的範圍涵蓋很廣。傳統上說,功德來的...聖嚴法師是台灣法鼓山創辦人,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長期患腎疾...問: 學佛是為了各方面都比別人好嗎? 大安法師答: 首先學佛要有正確的知見,學佛的目的是了生脫死,往生西方,圓...
普賢十大行願是修學大乘佛法的基本準則。普賢十大行願,約因來說,就是正因佛性(即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
彌天之惡,猶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發一善念,遂得善終者。謂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之惡也。 一個人只...
僧覆(宋京師彭城寺)[《高僧傳》卷十二]
【歷代名僧辭典】
釋僧覆。未詳何人。少孤為下人所養。七歲出家為曇亮弟子。學通諸經蔬食持咒。誦大品法華。宋明帝深加器重。敕為彭城寺主。率眾有功。宋太始末卒。春秋六十有六。
上篇:法恭(宋京師東安寺)[《高僧傳》卷十二] | 下篇:慧進(齊京師高座寺)[《高僧傳》卷十二] |
(雜名)佛之古跡也,又佛之足跡也。...
真實報土
三等至
愧
頓現觀
憬興
無上士
文殊三昧
極歡喜住
菩薩五種生
虛無僧
比丘制聽二物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聰明女人有「三氣」

很重視眼前的人,只有現在沒有未來

【推薦】往生這樁事情,不要等死後再請人來助念

修福猶如炒股,看你往哪裡投
聖嚴法師:把最難放下的東西放下
學佛是為了比別人好嗎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