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術語)真實之說法也。又如來親口之教說也。教行信證信卷曰:信順諸佛如來真說,披閱論家釋家宗義。...唯識家所說五果中之等流果,以性質而別,又可分為如下三種:(一)真等流,以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所引善、惡、無...(人名)Jinaputra,論師名。譯曰最勝子。作瑜伽師地釋論。見西域記十一。...【微薄寂靜苦】 p1250 集論四卷七頁云:云何微薄寂靜苦?謂諸有學。...悉曇字 (ma)。為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麼、莽、磨、嘛、銘。金剛頂經釋字母品載,摩字門表入諸...(術語)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故名無上道。法華經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同壽量品曰:每自作是念:...(菩薩)舊稱文殊尸利。新稱曼殊室利。菩薩名,略雲文殊。...【極成真實】 p1197 辯中邊論中卷五頁云:極成真實略有二種。一者、世間極成真實。二者、道理極成真實。云何此二、...據莊嚴經論舉出之菩薩五種相,即,(一)憐愍相,謂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二)愛語相...三十三觀音之一。以其坐於蛤蜊中,故有此稱。此乃起源於唐朝以後之信仰,非經軌中所載。據佛祖統紀卷四十二唐文宗開...亦名:剃髮著衣法 子題:半月一剃髮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威儀之形,必准聖教。薩婆多雲,剃髮翦爪,是佛所制。律...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 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後受惠 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
怎麼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導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忍辱,忍辱在本論當中說:於苦無動。我們菩薩很容易...
現在人很講究營養,或者喜歡吃肉來補充,或者喜歡買營養品,而且很貴的。其實,越講究,越容易生病。許多病都是營養...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修行的目標,是熄滅貪瞋癡煩惱。因此,若能做到煩惱不生起,便不用著意於修行的細節...作為出家人,如來家業的荷擔者,不管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經濟,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 首先都還要提高自身素質...
聽講不得徒事口耳,先應諦思,佛為何事說經,我為何事學經。若知佛所為何事,則不耽著文言,若知我當為何事,則不貪...
傅大士云: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難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我們一直在講淨土宗的祖師簡介,其實我要告訴大家,高僧呀,為什麼說高處不勝寒呢?他是很孤獨...
慧進(齊京師高座寺)[《高僧傳》卷十二]
【歷代名僧辭典】
釋慧進。姓姚。吳興人。少而雄勇任性遊俠。年四十忽悟心自啟。遂爾離俗止京師高座寺。蔬食素衣誓誦法華。用心勞苦。執卷輒病。乃發願。願造法華百部以悔先障。始聚得錢一千六百。時有劫來問進有物不。答雲。唯有造經錢在佛處。群劫聞之赧然而去。於是聚集信施。得以成經。滿足百部。經成之後病亦小差。誦法華一部得過情願既滿。厲操愈堅。常回諸福業願生安養未亡少時忽聞空中聲曰。汝所願已足。必得生西方也。至齊永明三年無病而卒。春秋八十有五。時京師龍華寺復有釋僧念誦法華金光明。蔬食避世。
上篇:僧覆(宋京師彭城寺)[《高僧傳》卷十二] | 下篇:弘明(齊永興柏林寺)[《高僧傳》卷十二] |
(雜語)Buddhaveda,佛之三藏,猶如婆羅門之圍陀經,故云佛圍陀。善見律一曰:此沙門知佛圍陀。...
真說
三等流
慎那弗怛羅
微薄寂靜苦
摩
無上道
文殊師利
極成真實
菩薩五種相
蛤蜊觀音
比丘剃髮著衣法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曾國藩經典人生語錄

一個人不能安忍,主要是沒有看到真相

健康是修出來的不是吃出來的
不起煩惱便是修行
明學長老:出家人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

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

萬般將不去,唯有早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