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名數)無常等九種之理審實不虛也:一、無常諦,三界諸法之生滅無常也。二、苦諦,三界有漏果之逼迫苦痛也。三、空...(天名)天名。離色界無色界飲食,祇以意思存在之天人也。唯識論七曰:無色亦名意成天。...【離言相取】 p1425 顯揚十七卷六頁云:頌曰:若都無所取;無慧亦無度。俱成取離言,為順非無用。論曰:此若無有二...梵名 Dīpavatī。音譯提婆跋提城。為釋迦佛前生從錠光佛受來世成道記莂之處。又作阿摩羅跋提城(梵 Amaravatī)、...【無想等至與滅盡等至差別】 p1098 瑜伽六十二卷七頁云:復次無想等至,當言唯一有漏。滅盡等至,當言無漏。由與煩...表示世相無常之義。謂有生者必有死滅。此乃佛教窮究人生真理之出發點。與「盛者必衰」同義。常與「會者定離」一語連...云何欲?謂貪亦名欲。欲界亦名欲。五妙欲境亦名欲。今此義中。意說五妙欲境名欲。所以者何。以五妙欲極可愛故。極可...1、梵語禪那,華譯為禪定,略有二種: 一、世間禪,如色界無色界之四禪八定是; 二、出世間禪,如三乘行人...(術語)聲緣二乘之行法為自調自淨自度。持戒是自調,修禪是自淨,智慧是自度也。智度論六十一曰:乘福德皆為自調自...謂法相宗用以證明第七末那識存在之二種教證與六項理論。二教者,即引代表大乘經之入楞伽經及大小乘共許之解脫經加以...亦名:同法賞人後悔戒犯緣、同法後悔戒犯緣 子題:僧物中二種現前可賞知事、執苦人 行宗記釋云:「初科,第一合引三...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我們發的菩提心,就是一顆種子,要播種在我們的心田裡。播種下去,你不能就不管它,不管它就有可能荒蕪了、焦枯了。...
能為世間賢人善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只有按照佛陀開示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在佛法的修學上,得到佛法的真...古印度是個外道林立,思想發達的國家。有一天,一位異教徒婆蹉到精舍拜訪佛陀,請教有關解脫的問題。 佛陀!依照您...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來我們醫院,醫院發現他需要做骨髓移植。盡管他是罪犯,但基於人道主義,仍然必須讓他...有一學僧元持在無德禪師座下參學,雖然精勤用功,但始終無法對禪法有所體悟,故有一次在晚參時,元持特別請示無德禪...
修行的機緣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會共同修行,所謂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像這樣一種法會共修,更是不容易得到。...
1. 看看《妙法蓮華經》到底妙在哪裡?智者大師光講這個妙字,三個月還沒講完。 2. 打開《法華經》,嘗嘗醍醐的味道...莊周生活貧困,家裡經常缺米糧。有一回,他向朋友監河侯借三升小米,監河侯卻對他說:可以啊!不過我家現在沒有很多...
慧藏(隋西京空觀道場)[《續高僧傳》卷九]
【歷代名僧辭典】
釋慧藏。姓郝氏。趙國平棘人。十一出家即流聽視。未登冠具屢講涅槃。剖折深奇符契文旨。及律儀圓備更業毗尼。行等明珠解逾前達。未聽智論十地華嚴般若等經論博見之舉人誰肯推。但深窮性體義難抑伏。皆仰謝高斷罕不師焉。年登不惑乃潛於鵲山。木食泉漿澄心玄奧。研詳雖廣而以華嚴為本宗。洞盡幽微未測邪正。仰托聖助希示是非。登即夜降靈感。空中聲言是是。既聞斯告因撰義疏。躬自傳揚。絓預學流普皆餐揖。齊主武成降書邀請。於太極殿開闡華嚴。法侶雲繁士族咸集。時共榮之。為大觀之盛也。自爾專弘此部。傳習彌布。屬周毀經道。剗跡人間。移息煙霞保護承網。隋初開法即預出家。講散幽旨歸途開悟。化自東川風行草偃。行成達義德以誘仁。冰玉方心松筠等質。故法雨常流仁風普扇。致使道俗慶其來蘇。蒙心重其開獎。開皇七年。文帝承敬德音遠遣征請。蒲輪既降無爽綸言。藏乘機立教利見大人。杖錫京輩仍即謁帝承明。亟陳奧旨。凡所陶誘允副天心。即六大德之一也。有敕加之殊禮。故二紀之內四時不墜。後以般若釋論群唱者。多至於契賞皆無與尚。時有沙門智穩僧朗法彥等。並京室德望神慧峰起。祖承舊習希奉新文乃請開講金剛般若論。藏氣截雲霞。智隆時烈。將欲救拯焚溺。即而演之。於時年屬秋方。思力虛廓。但控舉綱致。標異新理。統結詞義。言無浮泛。故稟益之徒恐其聲止。皆崇而敬焉。以大業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遘疾卒於空觀寺。春秋八十有四。臨終誠心曠濟。累屬露骸。弟子奉謹遺訣。陳尸林麓。掩骸修塔。樹於終南山至相寺之前峰焉。立銘表德鐫於塔。後沙門明則為制碑文。見之別集。
上篇:靈裕(隋相州演空寺)[《續高僧傳》卷九] | 下篇:智脫(隋東都內慧日道場)[《續高僧傳》卷九] |
【有味受】 p0543 瑜伽九十六卷十七頁云:有味受者:諸世間受。 二解 集論一卷四頁云:何等有味受?謂自身...
九諦
意成天
離言相取
燈光城
無想等至與滅盡等至差別
生者必滅
離欲惡不善法者
禪定
自調
二教六理
同羯磨後悔戒犯緣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安法師:用念佛來耕耘菩提心

人格不成,佛格怎麼能成呢
涅槃如熄火

【推薦】善念不但救了生命,還救了人的心念
參禪必修的課程

節儉惜福,念恩報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