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卽蘊計我及離蘊計我】 p0886 瑜伽六卷十頁云:又我今問汝:隨汝意答。為卽於蘊施設有我?為於諸蘊中?為蘊外...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舍衛,客比丘在邊房敷臥具宿,不語便去。臥具爛壞,蟲嚙色變。見過白佛,因制此戒。」...(雜語)貫通練習也。無量壽經上曰:博綜道術,貫練辟籍。...(喻)如來所訓示的真理教法,因其教法能令眾生獲得解脫和涅槃。...(雜名)又曰五天竺。以印度區畫東西南北中之五處。西域記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萬餘裡。...於三法印,再加上一切有為法皆苦之苦法印,稱為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憂檀那(梵 udāna)。乃顯示諸法真理之四...(術語)色受想行識之五法,皆積集為性者,故云五蘊。...【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 p0754 瑜伽二十八卷二十頁云:云何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若緣外他有情數身色為境,...【四種歸趣正行】 p0453 顯揚六卷十六頁云:問:歸趣正行云何?答:有四種歸趣正行,應知。一、親近善人。二、聽聞...【二相了知一切雜染】 p0041 瑜伽九十一卷二頁云:復次由二種相,當總了知一切雜染。一者、一切雜染自性,二者...(界名)梵名Tapana,八大地獄之第六。火隨身起,熱苦不堪,故曰炎熱。見俱舍論世間品。...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四眾圍繞。及天龍夜...忍辱,是良藥,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闊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對立衝突,最後受傷的一定是自...
在中國的禪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燒佛。丹霞祖師到五台山廟裡去,冬天很冷下大雪,他把木頭佛像拿來劈了燒了。廟裡當...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無其事,也不想說什麼話。這會大醒法師來信,要我寫一篇素食以後,我就寫些。 我看世間...
古人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時,百般痛苦,耳不聰,眼不明,四肢無力,吃不得,睡不得,行不...把心放平,把心放輕,才會活的坦然,活的舒暢,活的快樂,活的安靜,活的真實,活的自然。 把心放平,把心放輕,正...善知識這三個字,聞名為知,見面為識。善是好的意思,惡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團內往往是龍蛇混雜,聖凡交差,所以...
信佛的人在修行過程中會有種種障礙,心生憂慮、疑悔。疑和悔是修道最大的障礙,是煩惱中最有力量的。 我們對一件事...
現在很多人會需要面對很多的痛苦。而大多數人在面對痛苦時,會不斷不斷地去想著這個痛苦。把這個痛苦放在他的心裡面...
釋又德(唐雍州梁山沙門)[《續高僧傳》卷二十五]
【歷代名僧辭典】
釋又德。姓徐。雍州醴泉人。形質長偉秀眉骨面。立履清白服麤素衣。而放言來事多所弘獎。年有凶暴毒勵流者。必先勸四民令奉三寶。其所施設或禮佛設齋。或稱名念誦。用其言者皆攘災禍。有不信者莫不殃終。預記未然略如對目。時遭亢旱。懼而問焉。叉以手指撝。某日當雨。但齊某處。約時雨至。必如其言。或蝗暴廣狹。澤潤淺深。事符明鏡不漏纖失。且執志清慎。不濫刑科。力所未行不受其法。故壯年在道惟遵十戒。而於篇聚雜相。多所承修。末於九峻山南。造阿耨達池。並鐫石缽。即於池側用濟眾生。以貞觀十二年。卒於山舍。百姓感焉。為起白塔。苕然上表。
上篇:道英(唐蒲州普濟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五] | 下篇:智則(唐京師辯才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五] |
(地名)河名。譯曰有金河。佛涅槃於此河邊。...
卽蘊計我及離蘊計我
覆處敷僧物戒緣起
貫煉
甘露法
五印度
四法印
五蘊
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
四種歸趣正行
二相了知一切雜染
炎熱地獄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以忍來圓滿人生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豐子愷:素食以後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把心放平,把心放輕
衍慈法師:明辨善知識

如何消除修行中的疑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