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職位)為不執實務而在侍者之職者,即名譽侍者是也。...【中隨煩惱】 又稱中隨惑。指無慚、無愧二種隨煩惱心所。唯識家所立二十種隨煩惱中,無慚、無愧二者,乃遍一切不善...造業既有同別,所以受用亦成共與不共。所言變者,謂變異也。共不共四變者: 一、共中共 如無主山河等,多人之...指承嗣宋代天台宗第十七祖「四明知禮」教學之門人及學者。又稱山家。為天台宗之正統。(參閱「山家山外」949) p17...子題:道五眾、俗五眾 資持記·釋釋相篇:「律列十眾,道俗各五。( 道五眾 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術語)西天之法。旋繞長上,表恭敬愛慕之意也。西域記二曰:隨所宗事多有旋繞,或唯一週,或復三匝。釋氏要覽中曰...【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 p1092 大毗婆沙論九十八卷一頁云:如契經說:云何邪見?謂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乃至廣...亦名:掉臂戒釋名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掉臂者,垂臂前卻也。」資持記釋云:「前卻,卻即後也。」(事鈔記卷二五...Jingangjing 佛教經典。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最早由後秦...【成就善巧所得勝利】 p0667 集論三卷十一頁云:於成就善巧,得何勝利?能善了知諸法增減。知增減故;於世興衰...(術語)門者差別之義,對於聖道門而雲淨土門。...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問: 請法師開示科技與宗教的關係,確切地說,與佛教的關係。 大安法師答: 現在是一個科技時代,每個國家都非常重...2004年11月18日,雲門祖庭明醒首座做完他一天的修行功課後,告訴他身邊的弟子要相信修行的好處是真實的,要念好《楞...所謂比丘十八物,又稱頭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常隨身攜帶的十八種物品,又稱為道具,一般以...有位大德說過這樣一句話:忙人的時間最多。 為什麼忙人的時間反而最多?我想,是因為越忙的人呢,他做了這個事兒做...有個弟子曾經問我:『師父,我很積極,可是我也很急,因為我總是想用很短的時間做很多事。每次一件事還沒做完,就老...臨近年關,各大寺院都陸續開展起精進辦道的打七修行。打七怎麼打?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多有開示 蘇州報國寺,是佔...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獨子撫養成人,母子身影相吊,相依為命,走過艱辛坎坷的日子。兒子長得溫文儒雅,才學出...【經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
德美(唐京師會昌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九]
【歷代名僧辭典】
釋德美。俗姓王。清河臨清人也。年在童稚。天然樂善。口中所演恆鋪讚唄。擁塵聚戲必先景塔。每見形像生知禮敬。由是親故密而異之。知非紹續之胤也。任從師學。十六辭親投諸林野廣訪名賢用為師傅。年至十九方蒙剃落。謹敬謙恪專思行務。雖經論備閱而以律要在心。故四分一部薄通宗系。追求善友無擇遐邇。潔然自厲不群非類。開皇末歲。觀化京師受持戒檢。禮懺為業。因往太白山誦佛名經一十二卷。每行懺時誦而加拜。人以其總持念力功格涅槃。太白九隴先有僧邕禪師。道行僧也。因又奉之而為師導。從受義業亟染暄涼。後還京輦住慧雲寺。值默禪師又從請業。默即道善禪師之神足也。善遵承信行普功德主。節約形心不衣皮帛。默從受道。聞見學之望重京都。偏歸俗眾。美依承默十有餘年。三業隨從深相器待。所以每歲禮懺將散道場。去期七日苦加勵勇。萬五千佛日別一遍。精誠所及多感征祥。自爾至終千有餘遍。故默之弘獎福門開悟士俗廣召大眾。盛列檀那利養所歸京輦為最。積而能散。時又珍重。常於興善千僧行道。期滿嚫奉人別十縑。將及散晨外赴加倍。執事懼少依名付物。默聞告曰。何有此理不成僧義。必若約截凡聖難知。但當供養不慮虛竭。庫先無貯物出散之晨及設大會七眾俱集。施物山積新舊咸充。時又欽之。謂其志大而致遠。故使靈祇冥助也。不然誰能睹斯不懼耶。故自開皇之末。終於大業十年。年別大施。其例咸爾。默將滅度。以普福田業委於美。美頂行之。故悲敬兩田年常一施。或給衣服。或濟糇糧。及諸造福處多有匱竭。皆來祈造通皆賑給。又至夏末。諸寺受盆。隨有盆處皆送物往。故俗所謂普盆錢也。往住禪定斯事無殆。大業末歲。夏召千僧七日行道。忽感異人形服率然來。告美曰。時既炎熱。何不打餅以用供養。美曰。面易辦也。人多餅壞。何由可致。便曰。易可辦耳。且溲三十斛面。作兩日調。餅不壞也。即隨言給。但云多辦盆水槽多貯冷水。明旦將設。半夜便起打面捶案。鼓動人物。僧俗聚觀驚亂眼耳。須臾打切面已。將半命人煮之。隨熟內水。自往攪之。及明行餅。皆訝緊韌抽拔難斷。千人一飽咸共欣泰。試尋匠者通問失所。餘有槽甕中餅。日別供僧。乃盡限期一無爛壞。合眾悲慶感通斯應。武德之始。創立會昌。又延而住。美乃於西院造懺悔堂。像設嚴華堂宇宏麗。周廊四注復殿重敞。誓共含生斷諸惡業。鎮長禮悔潔淨方等。凡欲進具必先依憑。蕩滌身心方登壇位。又於一時所汲浴井忽然自竭。徒眾駐立無由洗懺。美乃執爐臨井。苦加祈告。應時泉湧。還同恆日。時共宗焉。所畜舍利藏以寶函。隨身所往必齎供養。每諸起塔祈請散之。百粒千粒隨須而給。精苦所感隨散隨滿。由是增信彌隆。勤懇不絕。又年經秋夏。常行徒跣。恐蹈蟲蟻。慈濟意也。或行般舟。一夏不坐。或學止過。三年不言。或效不輕通禮七眾。或同節食。四分之一。如斯雜行其相紛綸。即目略舒差難備舉。生常輟想專固西方。口誦彌陀。終於命盡。以貞觀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合掌稱佛卒於寺院。春秋六十三矣。乃送於南山鴟鳴堆。後又收骸於楩梓谷起塔。弟子等樹碑於會昌寺。侍中於志寧為文。又京邑沙門曇獻者。亦以弘福之業功格前賢。身令成范眾所推揖。所造福業隨處成焉。故光明寶閣冠絕寰中。慈悲佛殿時所驚異。人世密爾故不廣焉。
上篇:道積(唐蒲州普救寺傳)[《續高僧傳》卷二十九] | 下篇:慧胄(唐京師清禪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九] |
三論宗主張一切諸法皆假,並設其要用為因緣假、隨緣假、對緣假、就緣假四門。此為因應眾生之不同機緣而設,與四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