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稱心語】 p1297 瑜伽八卷十二頁云:增上欲解所發起故,非假偽故,非諂媚故;名為稱心。...亦名:小妄語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釋翅瘦,釋子象力善能談論,與外道論議不如時,便反前語;若僧中...(術語)法華經有三週說法,而華嚴經有五週因果:一所信因果,於第一會之二品(就六十經而雲),明舍那之果德及其佛...(名數)般若理趣經說八大菩薩經曰:所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金剛拳菩薩摩訶薩...政府封賜食祿,並加以管理之寺院。我國宋代所設之禪院五山十剎即屬官寺。五山指興聖萬壽禪寺、景福靈隱寺、淨慈寺、...指二種不能聽聞華嚴經之根器。據華嚴經疏卷三載,佛說華嚴經時,有二種非其根器:(一)二乘非器,指一切聲聞、緣覺二...指惑、業、苦。眾生由迷惑而造業,因業而受苦,因苦又再迷惑造業,不停的惡性循環,故是生死相續的因果。成唯識論說...(一)位於甘肅張掖縣城西南隅。張掖縣誌載:「西來寺明建,有落星石,清雍正十年喇嘛劉勞藏募資重修。」現存之觀音殿...西藏語 sbrin-gyi sems。即經常思慮世間憂喜之心。為凡夫六十種妄心之一。凡夫因有憂樂思慮之心,而常滯於淫昏之中...(雜語)二月十五日如來之涅槃日也。...亦名:殺人戒釋名 子題:殺生戒、生有二種、色生、無色生、殺戒、眾生佛性住色陰中、殺生、眾生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世界上的良藥,每一種只能治一種疾病;心靈的良藥----智慧與慈悲,卻可治癒一切的病苦。 人們常常嚷著要去尋找內心...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有些人以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衹要頭髮一剃,衣服一換,便是和尚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常常詢問出家人:做和...有些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擔心一旦學佛會失去進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實這是對佛教的誤解。從世俗意義上說,進...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觀音菩薩,關鍵的時候都會祈禱觀音菩薩,這是什麼原因?因為我們與觀音菩薩有著格外的、特殊...(一)宗教常識 在世界上,屬於全球性而且歷史悠久的宗教,只有三個:1.發生於印度的佛教;2.發生在中東的基督教;3....大衛默多克,擁有多爾水果公司,是人們心目中極力主張植物性飲食的代表人物。 紐約時報對他進行了報導,他今年87歲...在佛教的名詞裡,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這幾個名稱,來和諸位研討一些佛法。首先我要...
守真(沙彌彌伽,道蔭)(宋東京開寶寺)[《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歷代名僧辭典】
釋守真。永興萬年人也。俗姓紀。漢詐帝信之鴻緒。乃祖乃父素履貞吉。奕葉孝行充塞閭裡。故鄉人美其孝焉。遂目之曰紀丁蘭也。真即其後矣。洎黃寇於紀僖宗蒙塵車駕避鋒而西幸。咸鎬失守而沒賊。因而徙家居於蜀矣。及冠也偶游聖壽寺。見修進律師行出物表語越常度。乃解帶卸冠。北面而事之。七支既備。先謁從朗師學起信論。次依性光師傳法界觀。後禮演秘闍梨授瑜伽教。並得心要咸盡指歸。自明達諸法宣暢妙典。四十年間略無怠矣。而賜號曰昭信焉。講起信及法界觀共七十餘遍。皆以燈傳燈用器投器。嗣乎法者二十許人。開灌頂道場五遍。約度僧尼士庶三千餘人。開水陸道場二十遍。常五更輪結文殊五髻教法。至夜二更輪西方無量壽教法。稱阿彌陀尊號修念佛三昧期生淨域。一日謂弟子緣遇曰。如來不雲出息不保入息。吾之壽也幸矣。汝之年也耄矣。今欲順俗從世。預設二塔。其可得乎。緣遇稽首而對曰。廣度長老舍院之右地。請建塔者有年矣。今大師屬其意。長老致其美。因緣冥契安可而止。於是鳩工而營之。自十月琢磨至來一月徹繢。以開寶四年秋八月九日。命眾念佛。佛聲既久令止。奄然而歸寂。俗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三。其月二十一日焚葬於北永泰門外智度院側。其獲舍利光潤。各將供養之。次沙彌彌伽者。于闐國人也。專誦華嚴經曾無間息。聖歷年中天帝釋請迎伽上天誦持乃曰。每被阿修羅見擾故屈師來請。為誦宣華嚴經以禳彼敵。遂陞座朗諷是經。時修羅軍眾聞經乃現威神。一時而化去。又沙彌道蔭。常念金剛經寶歷初因他出夜歸虎暴。中路忽遇哮吼跳躑於前。蔭知不免乃閉目而坐。唯默念是經心期救護。虎遂伏草守之達曙。村人來往乃視虎。其蹲處涎流於地焉。蔭後持誦益加高行矣。
上篇:行瑫(周會稽郡大善寺)[《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 下篇:法成(周京師)[《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
【大欲】 p0237 瑜伽八十九卷八頁云:於大人所,欲求廣大利養恭敬;故名大欲。 二解 俱舍論二十二卷十二頁云: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