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之第九,觀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之佛身也。...【末那識】 梵語 manas,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所立『八識心王』的第七種。《大乘廣五蘊論》載曰:『最勝意者...(菩薩)又作普首。文殊師利,一譯溥首,又譯普首。溥為梵語也。大乘法門經曰:文殊師利者,晉言溥首童真。同經慧琳...(器名)此是毘舍離城上好黑色貴瓦缽。諸比丘得,不敢受。佛聽受畜。...(雜語)秦道生法師之語。言草木盡具佛性,而述一真法界之理。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師說:無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名數)眾生由業因之差別而趣向之處,有六所,謂之六趣,亦曰六道,一地獄趣Naraka-gati,八寒八熱等之苦處也,此...【聰慧與非聰慧】 p1404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六卷一頁云:此中非聰慧者,謂愚夫異生。無聖慧故。聰慧者,謂諸聖者。...又名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六法。此六法各有分界,故名為界。...往生彌勒菩薩之淨土兜率天。又作兜率上生。兜率天有內、外兩院,彌勒菩薩常在內院說法,外院為天眾欲樂處,不易聞法...梵名 Dharmagupta-vinaya。凡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於長安(410~412)。原為印度上座部系統法藏部所傳...亦名:僧網大綱篇 子題:令正法速滅、令法久住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僧網大綱篇第七。(一、敘篇意)(一、敘如法...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西堂百丈之法姪。獨佩...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佛視一切眾生皆是佛,故梵綱經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 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由於我們個人的業力,...淨土一門雖廣攝諸根,咸登不退,而見佛久近,聞法大小,證果、授記遲速,不啻天淵懸絕。《大本經》略分三輩,不及《...有一天,佛陀帶著弟子經過市集時,看見一位賣魚的老人,一邊斗量賣魚,一邊哀嘆地說:老天爺!到底我犯了什麼錯,你...各位有緣,今天是我們這個這次福慧慈緣一直舉辦的這個這樣的一個講經的活動,今天是第四講了,上一次由我們另外一位...過去,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閑靜處,作如是思惟:世間上有三種法,是可憎、不可愛、不可追...有人預測我們可能會進入一個蕭條時期,這個時期如果慢的話可能會持續好幾年,所以我們最好做好節衣縮食的準備,當然...佛法的智慧體現在生活中。會修行的人吃飯也是修行。很多人好的愛吃,不好的不吃。愛吃是貪心,不愛吃是瞋心,不好不...
慧日(真法師)(唐洛陽罔極寺)[《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九]
【歷代名僧辭典】
釋慧日。俗姓辛氏。東萊人也。中宗朝得度。及登具足後遇義淨三藏造一乘之極。躬詣竺幹。心恆羨慕。日遂誓游西域。始者泛舶渡海自經三載。東南海中諸國崑崙佛誓師子洲等。經過略遍乃達天竺。禮謁聖跡。尋求梵本。訪善知識一十三年。諮稟法訓思欲利人。振錫還鄉獨影孤征。雪嶺胡鄉又涉四載。既經多苦深厭閻浮。何國何方有樂無苦。何法何行能速見佛。遍問天竺三藏。學者所說皆讚淨土。複合金口。其於速疾是一生路。盡此報身必得往生極樂世界。親得奉事阿彌陀佛。聞已頂受。漸至北印度健馱羅國。王城東北有一大山。山有觀音像。有志誠祈請多得現身。日遂七日叩頭。又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夜且未央。觀音空中現紫金色相。長一丈餘。坐寶蓮華。垂右手摩日頂曰。汝欲傳法自利利他。西方淨土極樂世界彌陀佛國。勸令念佛誦經回願往生到彼國已見佛及我得大利益。汝自當知淨土法門勝過諸行。說已忽滅。日斷食既困。聞此強壯。及登嶺東歸。計行七十餘國。總一十八年。開元七年方達長安。進帝佛真容梵夾等開悟帝心。賜號曰慈愍三藏。生常勤修淨土之業。著往生淨土集行於世。其道與善導少康異時同化也。又以僧徒多迷五辛中興渠。興渠人多說不同。或云蕓薹胡荽或云阿魏。唯淨土集中別行書出雲。五辛此土唯有四。一蒜二韭三蔥四薤。闕於興渠。梵語稍訛。正雲形具餘國不見。回至于闐方得見也。根粗如細蔓菁根而白。其臭如蒜。彼國人種取根食也於時冬天到彼不見枝葉。薹荽非五辛。所食無罪。日親見為驗歟。以天寶七年卒於住寺。報齡六十九。葬於白鹿原成小塔焉。餘姚休光寺釋真法師。金華人也。俗姓王氏。真[髟/公/心]丱辭家童蒙悟道。發大精進堅持戒地。一門之中數人緇服。真學習師古義成先聖。八部經理宛在掌中。三乘法源盡於度內。天寶六年太守秦公長史狄公知其行高。遂以名薦主休光寺焉。二公常相謂曰。真公通深妙法玄無上義問一得三言發響應。昔利涉辯博僧會智周。與之齊驅。未可同日。以其八年終於寺。本縣令王璲述德刊銘。洪元[嘹-口-小-日+目]書焉。
上篇:泓師(唐京兆)[《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九] | 下篇:神迥(唐越州大禹寺)[《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九] |
亦名:治不見舉法 子題:舉、不見舉、不見舉本緣、不見罪舉羯磨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不見舉者,倒說四事,法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