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異類)海龍王女,字寶錦,與尊者迦葉問答大乘之深義。佛稱讚之,授成佛之記。見海龍王經女寶錦受決品。...(雜語)以耳聞法,遂得解脫。耳為解脫之門,故曰解脫耳。思益經二曰:眼是解脫門,耳鼻舌身意是解脫門。此土眾生特...唐代之飛錫以一月之月體、月光、月影譬喻佛之法、報、應等三身。(一)月體,比喻法身,蓋法身為常住之理,不遷不變,...(術語)求佛果之心曰道心,無求佛果之心曰無道心。...(術語)在於真宗,南無阿彌陀佛者,本願之行,深信名號之緣由者,行者之信也。於信之上,自具如來之願行,故離南無...【和合】 p0797 瑜伽十卷九頁云:云何和合義?謂諸緣聚集義。 二解 瑜伽五十二卷十一頁云:復次云何和合?...信仰虔誠者,於奉造佛像時,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禮佛三次,稱為一刀三禮。此與寫經時之「一字三禮」、畫像時之「...【內外六處所攝法差別分別有六百六十】 p0369 此中且約眼等六根,色等六塵,名立一種增至十種,說為六百六十。非盡...(菩薩)觀世音菩薩之梵名。出於法華經義疏十二。...授戒之作法。又作白四羯磨、三羯磨、白四。於僧團中,凡有關受戒之承諾、重罪之處分,或治罰、滅諍等重大事件,必須...永遠真實和不變的道理。...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如果我們花許多的時間擔憂昨日發生過的事,以及明天將會發生的事,我們是不可能享受人生的.我們為明天擔憂,因為我們...昨接來書,不勝慨嘆。既知其病,又知其藥,不肯即服,又復問藥,豈非無事生事? 至於念佛也好,念觀音也好,何必多...【原文】 賣酒者當自念云:五穀本以養人,今糜爛為酒,使人飲之,多為不善,是誰之過。宜常自懺悔,念阿彌陀佛。發...一、念佛對治業障: 平時多用念佛的名號、智慧、功德,想佛的莊嚴身像,達到入定安息的境界,消除業障。 二、觀心法...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論其財富、地位、能力、權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但她卻鬱鬱寡歡,...近來看到很多佛友的QQ頭像,各種各樣的都有。有男人的、女人的、小貓的、小狗的、骷髏的、風景畫等,還有的是很不健...問: 法師說,給亡者開示時,不要死板地每隔兩個小時開示一次,那助念人員怎麼掌握開示時間呢?難道就在剛斷氣時開...《莫道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的第九,修持門。上一講講這個淨悟門,要用心去體悟。如果不能夠頓悟,那麼...
大同(紹興寶林寺)[《大明高僧傳》卷第三]
【歷代名僧辭典】
釋大同字一雲。別峰其別號也。越之上虞王氏子。父友樵母陳氏。妊師十月父晝坐堂上。忽見龐眉異僧振錫而入。父起揖曰。和尚何來。曰崑崙山。竟排闥趨內急追。聞房中兒啼聲。父笑曰。吾兒得非再來者乎。師幼俊爽讀書輒會玄奧。初習辭章翩翩大有可觀。於是父以纘承家學屬之。母獨嘆曰。是子般若種也。詎俾纏溺塵勞乎。遂命入會稽崇勝寺剃髮。聞春谷法師講清涼宗旨郡之景德。往依之盡得其傳。又謁古懷肇公精四法界觀。因春谷移主寶林。乃謂師曰。子之學精且博矣。恐滯心於粗執。但益多聞縛於知見。誠非見性之本。宜潛修而滌之。庶為吾宗之幸。於是命出錢塘見晦機熙禪師。見其揮麈之間師之夙習見聞一時蕩絕。惟存孤明耿耿自照。如是者閱六寒暑。晦機深嘉其志。又聞天目中峰法道之盛往參。便有終焉之意。中峰一日召而勉曰。賢首一宗日遠而日微矣。子之器量足以張之。毋久滯此。特書偈讚清涼像付以遣之。師大喜曰。吾今始知萬法本乎一心。不識孰為禪又孰為教也。還寶林復侍春谷且告中峰之意。谷隨命分座講雜華經。時宋故官徐天祐王易簡相與崇獎聲光煥著。郡守范公某憐春谷臘高。欲風之讓席。乃設伊蒲親與師言。師毅然動容曰。其所貴乎道者在師弟之分耳。分明可以垂訓後學。苟乘其耄而攘其位。豈人之所為哉。明公固愛我。使我陷於名義。實傷之也。范不覺避席謝曰。吾師誠非常人。豈吾所能知也。元延佑初出主蕭山淨土寺。次遷景德。至元被命住嘉禾之東塔。隨改寶林。然寶林本清涼國師肄業之地。人咸榮師。師亦高臥不赴。於是郡邑交疏延請再至。始投袂而起。乃仿終南草堂故事。辟幽舍招徠俊又。故天下學者莫不擔簦躡[尸@憍]集其輪下。至正初賜佛心慈濟妙辯之號並金襴僧伽衣。元臣忠介泰不華守越苦旱。力請師禱。師爇臂香於玄度塔下雨即大澍。元季天下大亂寺災。師奮然謀復新之。至我太祖高皇帝御極設無遮大會於鐘山。召師入見武樓。師時年八十免拜跪。次日賜宴禁中。事竣賜內庫白金數鎰並珍物榮其歸。師生神宇超邁伏犀貫頂。身修偉玉立而美談吐。如坐王公貴人有排難教門者。則法輪滾滾。理或不直。雖斧鑕在前亦不少挫其氣。有以危法加之弗少顧。惟誦華嚴經為常課。而已不移日其人自斃。師每扶植他宗毫無猜忌。如斷江恩少林之學者乃薦之主天衣。天岸濟台教之徒也。挽之住圓通。師游閩。時古林茂主福建之保寧。而馭下過嚴。楚僧無賴者將訴之於公府。師偶遇旅邸。乃設豐食從容餉之謂曰。吾固不識古林。聞其為禪林名德。若輩將不利之。君子以若輩為何如人。不若且止。否則恐自罹大咎。事遂寢。師性至孝恨蚤喪父。每至忌日必流涕不已。養母純至。非惟順色涼溫而已。必使心餐道味。及亡蒸嘗無闕。且求名儒撰行實樹石於墓側。師持律甚嚴一缽外無長物。惟有書史五千餘卷。洪武二年十二月內示微疾。次年季春十日登座說法。辭眾歸方丈端坐而化。世壽八十二。僧臘六十有五。闍維征異甚多。建塔於竹山。所著有天柱稿寶林類編各若干卷。嗣法弟子妙心之大衍皋亭之善現高麗之若蘭景德之仁靜姜山之明善延壽之師顗南塔之國琛福城之大慧景福之性澄妙相之道儞法雲之道悅淨土之梵翱寶林之日益等。
上篇:如玘(杭州演福寺)[《大明高僧傳》卷第三] | 下篇:紹宗(松江上海安國寺)[《大明高僧傳》卷第三] |
又名四梵住,即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因此四心乃生於梵天的資糧,故名四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