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梵名 Balinasura。阿修羅王之一。又作跋墀阿修羅、跋稚阿修羅、末利阿修羅。婆稚,意譯為被縛、五處被縛、五惡,即...因明用語。又作異喻五過、似異法喻五過。為因明三支作法喻(比喻)支中,所舉十種過失之後五種。即:(一)所立法不遣...(術語)對於四種供養中運心供養而謂他之三供養也。...梵語 vitastih。為古代印度之長度單位。又作一搩手,一張手、一拆手、一搭手。磔,張開之意。造像量度經解(大二一...喻指本體之相,此相自天地未成以前,至崩壞以後,猶然存續,無始無終,無得無失。於禪林中,轉指眼前之事、重要之事...(術語)三佛性中緣因佛性與正因佛性也。文句七曰:眾生但正無緣,今聞信解,緣正具足,開佛知見。...(人名)具名鳩摩羅什婆、鳩摩羅時婆、鳩摩羅耆婆。譯曰童壽。羅什父,天竺人,出家至龜玆國,婚於國王之妹,生什。...資持記·釋四藥篇:「篙,音高,進船竿也。」(事鈔記卷三四·九·一四)...亦名:雨浴衣過量戒制緣 行宗記釋云:「制[意]、[犯]緣亦同上(過量尼師壇戒)。」(戒疏記卷一五·八七·二)...位於王舍城竹林園中。佛陀宣說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共歷四處十六會,其中,五九三卷至六百卷即說於此處,亦即十...(人名)又作居鄰,拘輪,俱鄰。五比丘之第一。阿若憍陳如也。玄應音義四曰:居倫大哀經作拘輪,譯雲本際,第一解法...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忍是一種度化眾生的法門,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義。《羅雲忍辱經》云:忍之為明,愈於日月。龍象之...明瞭阿彌陀佛名號的緣起與德用後,我們宜義無返顧地持名念佛了。一句名號三歲小孩都能念,然將彌陀名號盡形壽不間斷...▲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如果能活一百歲,卻去學不好...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精進的修行者,他們有人當生證果,但也有懈怠的人,于于悠悠緩縱,空過時日。當時,佛陀領眾在...我們若學菩薩,想離苦得樂,在你供養三寶的時候,下施給眾生的時候,都要具足大慈悲心,這是根本。 所以在《地藏經...這句名號總持一切法,叫萬德洪名。念它的時候,我們真誠的心念出來,心和音聲要相依。這是我們不斷要說的。我們每天...佛法是積極入世的,對於痛苦的態度是速當遠離。 當年佛陀出家就是有感於人生老病死的痛苦,為尋求一種離苦解脫之道...⑴ 能吃虧的人是有福的人 ⑵ 能施舍的人是富貴的人 ⑶ 富貴人不佔便宜,佔便宜的是窮人 ⑷ 善良的人不怨人,總是怨...
慧思〔《神僧傳》卷第四〕
【歷代名僧辭典】
釋慧思。俗姓李氏。武津人也。少以弘恕慈育知名閭裡。常夢梵僧勸令出俗。駭悟斯瑞辭親入道。數夢神僧勸令齋戒。唯一食不食別供。所止庵舍。野人焚其所居。遂顯癘疾求誠懺悔。所患平復。又夢梵僧數百形服瓖異。上座命曰。汝先受戒律儀非勝。安能開發於正道也。既遇清眾宜更翻壇。祈請師僧四十二人加羯磨法。具足成就後忽驚悟。方知夢受。復夢彌勒。彌勒說法開悟。故造二像並同供養。又夢隨彌勒與諸眷屬同會法華。心自惟曰。我於釋迦末法受持法華。今值慈尊豁然開悟。轉復精進。靈瑞重沓。瓶水常滿。供養嚴備若有天童侍衛之者。自大蘇山將四十餘僧徑趨南嶽。既至謂徒曰。吾寄此山期十載。以後必事遠遊。師曰。吾前生曾居此處領徒。陟嶺見一所林泉勝異。曰古寺也。吾昔居之。掘地果得僧用器皿殿宇基址。又指兩石下得遺骸。乃建塔。今三生塔是也。又於東畔靈岩之傍建台。為眾講般若法。正當大岳之心。今般若寺是也。南北學徒來者雲集。師患無水。忽見岩下潤。以錫杖卓之。果得一泉。猶未周續。有二虎引師登嶺。跑地哮吼。泉水流迸。今虎跑泉是也。或問。何不下山教化眾生。一向目視雲漢作麼。師曰。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盡。更有甚麼眾生可度者。江左佛學盛學義門。自思南度定慧雙舉。道風既盛名稱普聞。俄有道士生妒害心。密告陳主誣師。乃北僧受齊國券。斸斷岳心釘石興妖。帝遂遣使追師使至石橋。見二虎跑憤大蛇當路。使驚乃誓曰。我見思禪師當如佛想。若起噁心任汝所傷。虎蛇乃退。使見師再拜以事白。未至之前。師見一小蜂來螫(音栻)其面。即為大蜂咬殺。[銜-金+缶]至師前。師入定觀之。知是宿冤欲相嬈害。師謂使曰。使者先去貧道續來。七日後飛錫而往四門。關吏齊奏。師入帝已驚異。及師朝見帝遂下迎。復問左右。卿等見此僧何如人。對雲。常僧。帝曰。朕見其踏寶花乘空而至。乃迎師入殿供養。其道士罪以欺罔欲盡誅之。師懇帝曰。此宿冤。願陛下赦之。乃可其奏。敕彼道士給師役使。師奏辭還山。帝餞以殊禮。未幾道士誣師者一人暴死。一人為犬所嚙而斃。應蜂兆矣。自是每年陳主三信參勞榮盛莫加。而神異難測。遇雨不濕履泥不污。或現形大小。或寂爾藏身。是年六月臨將終時。連日說法。苦切呵責。聞者寒心。至二十二日屏眾泯然而逝。小師靈辨號慟。乃開目曰。何驚動吾耶。癡人出法。言訖長往。
上篇:傅弘〔《神僧傳》卷第四〕 | 下篇:普明〔《神僧傳》卷第五〕 |
為預言書之一種。內容通常由佛教之因果應報、因果酬報、善惡業報之因緣說中,摻雜以我國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之說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