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飲食)生於旃檀木之耳。純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純陀又作周那。長阿含經三曰:爾時世尊於負味城隨宜住已,告...翻譯名義雲三覺:覺有三義,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惟妙覺果佛,具足三覺。故華嚴經云: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指佛菩薩所說或經典之文句。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大四六·二一六中):「今運居像、末,囑此真文。」 p4194...略有二種阿羅漢性。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云何有為阿羅漢性?謂彼果得。及彼得得。無學根力。無學尸羅。無學善根。十...(譬喻)智猶如目。玄義二曰:智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同四曰:智目行足...(術語)謂火之自體也。界為持之義。火持火之自性,而不混於他物,故名為界。俱舍論一曰:地水火風,能持自相。又曰...欲界中的有情,為六道眾生之一,思慮最多,因過去世中曾修中品十善之因,故今世召感人道之果。...即指涅槃。寂,無煩惱之意;常,無生滅之意。楞嚴經卷一(大一九·一○九上):「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梵名 Candrakīrti,西藏名 Zla-ba grags-pa 或 Zla-grags。西元七世紀頃,印度中觀具緣派僧,出生於南印度沙滿多(...云何行苦性?幾是行苦性?為何義故觀行苦性耶?謂不苦不樂受自相故,隨順不苦不樂受法自相故,彼二粗重所攝受故,不...(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述記三末曰:如小乘名根本識。唯識了義燈四末曰:大眾部,立為根本識。...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
魚翅過去是皇室的貴族食物,但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讓魚翅越來越平民化。魚翅受到如此追捧,在於很多人認為魚翅營養...
我們有時候宣傳佛法,也會盡己所能去跟周圍的人去講佛法。但是你有沒有考慮到一個立場的不同?很多人還是在我見的立...
什麼叫淨土?這個話好說,但是淨土可不是簡單的。這是法界的一大緣起,這是來自阿彌陀佛無量劫的深切大願和無央數劫...
各位同修,請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乘妙法蓮...
我們學了唯識學以後,我們看到我們無窮無盡的過去,我們發覺我們過去的生命雖然消失了,但是我們過去所造的所有的業...佛陀時代,有位國王名叫和默處,由於他的國家地處偏僻邊境,所以從來都沒有見過佛陀、也沒有聽聞過佛法。這位國王一...在上海的一家餐館裡,負責為我們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輕得像是樹上的一片嫩葉。注意她,是因為她上菜時顯得笨手拙腳的...
我們怎麼樣來長養我們的四無量心呢?《華嚴經》告訴我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也可以說安住慈悲喜舍中...
法三觀
【三藏法數】
[出華嚴法界觀] 法界三觀者。乃帝心尊者依華嚴經而立也。法界即所觀之境。三觀即能觀之觀。此三種觀。雖自下升上。漸次深廣。然修之者。但一道豎窮。展轉圓妙。非初觀外別有二三。良以舉一即三。全三是一故也。一真空觀謂非虛妄念慮曰真。非形礙色相曰空。故簡情妄以顯真性。使見色非實色。舉體全是真空。令見空非斷空。舉體全是真性。如是則能廓情塵而空色無礙。泯智解而心境俱融。故名真空觀。二理事無礙觀謂性靜明體曰理。形相分限曰事。故觀廣大之理。咸歸一塵。即了一塵
上篇:南中三教 | 下篇:圓覺三觀 |
(人名)Nāgasena,譯曰龍軍,天竺論師之名。飾宗記十本曰:那伽犀那,此雲龍軍。梵網述記上曰:定佛教體,西方有...
旃檀耳
三覺
真文
阿羅漢
智目
火界
人
寂常
月稱
行苦性
根本識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魚翅暗藏的五個「恐怖」真相

為何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何為有淨土,何為戲論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正確的面對業力
國王殺生為佛所阻
原諒別人也是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