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麼樣來長養我們的四無量心呢?《華嚴經》告訴我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也可以說安住慈悲喜捨中,常行柔和忍辱法。那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哪裡?我們念佛就是要把我們的心緣在阿彌陀佛上面,阿彌陀佛的心沒有離開慈悲喜捨的心。因此念什麼佛號,修什麼法,實際它都不矛盾。
我們現在練習,讓我們的心安住在慈悲喜捨當中。這需要一個練習,再再地練習。今天練習,明天練習,後天還練習。因此稱為串習,串習得多了,我們的心就會慢慢地,自然地在和別人相處當中,會替別人去考慮,就會換個角度去為他人著想。也可以建立起來自我互換的觀念:假如是我的話又怎麼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將心比心,把自己和別人換個位置。我們想想,這樣我們就會站不同的角度,或者換位思考了。有些問題我們解決的時候就會不同。
那通俗地來說,有智慧的人,會讓自己真正快樂;有慈悲的人會幫助別人真正快樂。佛法說起來很高深,行起來實際也很簡單。如果我們再稍微進一步說,如果知道六道輪迴,那眾生都是在互為父母、兄弟、姐妹,那我們想想,我們和眾生就真如體性方面來說,眾生本一體,這是現象。各自的思想、語言、行為的造作,出現了生命現象的不同。我們的根是連在一起的。
我們也會思維,是不是要建立起來怨親平等的觀念,來消除我們平常計較分別的心?因此安住慈悲喜捨就要能夠精進地常行柔和忍辱。千萬不要忘記了能老上師對我們教誨,修行四無量心,就是對自己要觀無我,對他人要觀慈悲喜捨,那我們久久地練習就可以長養我們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