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好生活、獲得「現法安樂」,首先須有四種具足:
第一「方便具足」,謂努力掌握知識、技術,從事對民眾有益無害的正當職業,如種田、經商、從政、文書、會計等,精勤工作,盡心盡責,靠勞動營生養家,服務社會,而不靠賣淫、販毒、占卜、厭禁、詐騙、大秤入小秤出等不正當的手段營生。陀然梵志「依傍於王,欺誑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欺誑於王」(《中阿含。梵志陀然經》),貪污敲詐,非法致富,遭到佛陀的訶責。學習、工作,獲得財富與成功,唯以勤懇為要,「朝夕勤修務,事業無不成」(《長阿含。善生經》),懶墮懈怠,必然敗落衰損。
第二「守護具足」,謂妥善保護田產財物,「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不令失」。(《雜阿含經》卷四)供貸予人,須得謹慎,了解對方,「欺誑抵突者,寧乞未舉與。」(《中阿含。善生經》)沉湎酒色、賭博、迷於歌舞伎樂,皆致財物損耗,家道貧窮。
第三「善知識具足」,謂交結良師益友,不與放逸、欺誑、凶險的惡人為伍。《長阿含。善生經》佛告青年善生:親近惡友有伺機欺騙、喜好屏處、誘他家人、圖謀他物、私貪財利、好髮他過六失,令家中財產日日損減。飲酒時為友、賭博時為友、嫖娼時為友、歌舞時為友四種朋友,皆屬惡友。惡友貌似親密,或似畏伏,或似敬順、或常進美言媚語,實則別有所圖,或先予後奪,或與少望多,或為利故親,若有危難,便會翻臉捨離,乃至落井下石。
應當交往親近的善友,具有四個基本特徵:一是見有過失錯誤能即時指正;二是仁慈寬厚見利代喜,見惡代懮;三是利人助人,防護過失,私下誠懇勸誡;四是同事,為朋友不惜財寶身命。親近此等良友,會多所饒益。《孛經》說朋友有如花、如秤、如山、如地四種。
「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何謂如秤?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秤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金山,舄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谷財寶,一切仰之,施統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應善於識人,多交山友、地友。
第四「正命具足」,謂善於理財,收支平衡,不令少入多出、多入少出。若收入不多卻大手大腳,不顧其後,「人皆名為優曇缽花,無有種子」,若積財不用,為守財奴,「旁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雜阿含經》卷四)收入應當分作四份:「一份作飲食,一份作田業,一份舉置藏,急時赴所須,拼作商人給,一份出息利,第五為取婦,第六作屋宅」(《中阿含。善生經》),如此理財,必能富足。《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則說收入的三分之一當用於自己消費,三分之一用來救濟孤獨貧病,三分之一用以周濟親戚,招待賓客。《佛般泥洹經》佛教誡徒眾:「智者居家,恭儉節用,所奉有四,用得歡喜:一為供養父母妻子,二為瞻視人客奴婢,三為給施親屬知友,四為奉事君天正神沙門道士。」
居家生活的重大問題,是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盡到應盡的倫理責任。青年善生按婆羅門宗教禮儀,清晨禮拜六方,被佛陀看見,告誡說:此非當禮之六方,當禮之六方應是:「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婦為西方,親族為北方,僮使為下方,沙門為上方。」(《長阿含。善生經》)並詳悉講述了處理好這六大人倫關係的準則。按佛陀之說,這六大人倫關係的雙方,都各自有其倫理責任,應互相關懷,各盡其責。
為人子女,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供奉所須、凡事稟告、恭順不逆、不違正令、不妨父母所作正業。父母應以五事「敬視」子女:管教不令作惡、指以正道、慈愛入骨徹髓、求善婚嫁、供給所需。
為人弟子,當以五事「敬奉」師長:給侍所須、禮敬供養、尊重擁戴、遵從教誨、不忘所教。師長則應以五事「敬視」弟子:依法調教、誨其未聞、令解法義、盡己所知教授不惜、指示善友。
為人之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憐愛、不輕慢、供給衣物化妝品、委付家事、「念妻親親」(善待妻子的親屬)。妻子則以五事「敬順」其夫:愛敬關懷、備設衣食、和言實語、善體人意、善攝眷屬。《玉耶女經》中,佛陀教導少婦玉耶:為人妻婦,應做夫如母愛子的「母婦」、如妹事兄的「妹婦」、如良朋益友的「知識婦」,或孝敬公婆、善於持家的「婦婦」,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婦」,不做「怨家婦」、「奪命婦」。宗族親戚之間,互相應以五事「親敬」:給施、善言、有利同享、有錯教誡、有難相幫。
為主人者,當以五事「教授」僮僕:量才使用、飲食隨時、隨時慰勞、為之治病、給以休假。為僮僕者當以五事「奉事」其主:早起、做事周密、不與不取、作事有序、稱讚主德。大乘經中,佛教導菩薩,對所有眾生應奉事服務,如僕事主。
在家佛徒,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等出家修道者:慈愍、尊敬、善言、供養衣食、見來乞食不拒之門外。沙門婆羅門則應以五事「教授」在家眾:不令作惡、指示善道、教懷善心,為之說法、為之解惑。
佛陀還多次教人以交友之道。如《大善權經》佛言:「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見有過失,轉相諫曉;二者見有好事,深生隨喜;三者在於苦厄,不相棄捨。」《四分律》卷四一佛謂親友之間應以七法相待:「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語,不相發露,遭苦不捨,貧賤不輕。」
在家佛教徒對自己周圍的所有人,都負有應盡的倫理責任。
《雜阿含經》佛陀教誡族弟摩訶男:優婆塞(在家男居士)不僅應自己正信、持戒、佈施、親近僧人、聽聞受持思維佛法、依法修持,而且應勸化他人正信、持戒、佈施、親近法師、聽聞佛法、依法修持,帶動廣大眾生共趨善道、佛道,這叫「自安安他」。一個佛弟子能自安安他,他在民眾中便會有很強的凝聚力,「威德顯曜,譬如日輪」,佛法的光明會從自己身上放射,照亮大眾。
《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中,佛教誡在家菩薩,應「隨所住處,為眾說法:不信眾生勸導全信;不孝眾生,不識父母、沙門、婆羅門,不識長幼,不順教誨,無所畏避,勸令孝順;若少聞者,勸令多聞;慳者勸施,毀禁勸戒,瞋者勸忍,懈怠勸進,亂念勸定,無慧勸慧;貧者給財,病者給藥,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若不這樣勸化眾生,是為失職。
玉於深觀四諦、十二因緣、三法印,由戒定慧而趨向解脫涅槃,當然也是在家佛弟子所應修學的。佛陀在這方面對在家眾的教導,與對出家眾的教導沒有多大區別。
合理的社會與理想的人間
釋迦牟尼不僅著眼於每個眾生個人的終極關懷,教導人們如何過好人世生活乃至獲得自我解脫,而且重視全社會、全人類的和平安樂,在很多場合宣講了如何過好社會生活,建設合理社會、理想人間之道。釋迦雖非以治理國家社會為己任的政治家,但十分關心社會政治。他創教說法、辛勤教化的活動,看得出是出於一種力圖積改造這個充滿壓迫、鬥爭、貧困、罪惡的不合理社會的高度責任心。
釋迦的社會政治主張,集中表現於他對跋耆國的讚賞。跋耆是當時一個共和制國家,摩揭陀國王阿闍世欲圖征服這個國家,派大臣禹捨到佛陀那裡去徵求意見。佛陀未直接回答禹捨,而告侍者阿難:跋耆國有七事:一、人民經常集會,討論正事;二、「君臣和順,上下相敬」;三、人皆遵法守紀,不違犯禮度;四、人皆孝事父母,敬順師長;五、崇重宗教,祭祀祖先;六、性生活嚴肅,注重貞潔,從無淫亂,「至於戲笑,言不及邪」;七、尊崇養護沙門,敬重持戒有德行者。一個國家有了這七事,能令長幼和順,國泰民安,強盛不衰,不會被別的國家破損徵服,禹捨聞法告辭而去。
佛命阿難召集眾比丘,為大眾講說保證僧團不衰退之法,其首先開示的「七不退法」,即依跋耆國七事而說:一、「數相集會講論正義」;二、「上下和同,敬順無違」;三、「奉法曉忌不違制度」;四、敬事德才兼備者;五、「念護心意,孝敬為首」;六、「淨修梵行,不隨欲態」;七、「先人後己,不貪名利」。有此七法,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這七法作為諧調人際關係、過好社會生活的法則,適用於任何家庭、團體、社會。
佛陀作為「法王」,還向不少前來請教的國王、大臣曉以修身治國之道。如《佛說出愛王經》列舉為國王之十種過失、十種功德、五種衰損門、五種方便門、五可愛法、五能引可愛法。《正法念處經》佛述為人王者善於治政,由此能證一乘佛法的三十七法。《增一阿含經。結禁品》佛為眾比丘說若國王成就慳貪瞋恚、不親義理等十法,便不得久存,多諸盜賊,成就不著財物、不以小事起怒害心等十法,便得久住於世。《佛說孛經》謂理國者有順事師長、率民以孝、謙虛上下、仁和其性、救危赴急、恕己愛人、薄賦節用、赦恨念舊八事,可以安樂。按諸經所載,佛陀多次論述王法政道,其政治思想之深廣度與系統性,並不在中國孟子的政道論之下,其大旨也頗近孟子,大略有如下要點:
1、以正法教化人民,獎善懲惡
所謂「以正法治」、「以法教令」(《長阿含·輪王修行經》)之正法,主要指以因果業報說為理論依據的行為、道德規範,即佛教所謂五戒、十善。當政者應以十善教化人民,獎善懲惡,使全體國民皆能自覺行善,則自然國泰民安。《金光明最勝王經。王法政論品》佛言:「令彼一切人,修行於十善,率土常豐樂,國土得安寧。」對於殺人盜竊詐騙姦淫等惡人,須依法懲治。「若見惡不遮,非法便滋長,遂令王國內,奸詐日增多。」那種「不懮國計但求利己,或從私忿以害公政,或受貨財以枉治道」的貪官污吏,尤為「國之最大惡賊」,應予嚴懲,「攝在劫奪眾生數中上品治罪」。(《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王論品》)
2、惠施平等,周濟貧困
《增一阿含經·結禁品》謂國王應「常好惠施,與民同歡」。《中阿含·本起經》謂「既利以平均,如是眾附親」。惠施臣民,平均分配,薄賦節用,讓人民生活富裕,被佛陀強調為國家安定的根本保障。若老百姓貧窮困苦,缺衣少食,縱有法治,也無法根治盜賊。《中阿含·轉輪王經》佛舉過去世的政治教訓說:「因貧困故盜轉滋甚,因盜滋盛故刀殺轉增。」當時的國王用殺頭的辦法嚴治盜賊,結果盜賊竟持刀行劫,砍殺物主,搜捕不盡。只有給恤貧困者,消滅貧困現象,才能根治盜賊。
3、仁慈愛民
《中阿含·本起經》佛陀謂當政者應「多愍善恕己,仁愛利養人」。《大薩遮尼乾子經》謂「王之養民當如赤子,推乾去濕不待其言」,應像慈母育嬰一樣養護人民。佛陀主張仁政,反對暴政苛刑。《長阿含·輪王修行經》主張「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大薩遮尼乾子經》謂治罰罪犯宜用呵責教育、沒收財產或罰款及牢獄系閉、驅逐等方法,不宜用死刑,不應用割截眼耳手足等刑罰。
4、知人善任,選賢用能。
《佛說孛經》謂為國主者應明睿練達,知人善任,「任賢使能,賞善戕奸」,不用邪偽之友、諂之臣、妖嬖之妻、不孝之子。但非賢非能、愚賤不肖之人,也自有其用處,不可捨棄,有如「器雖粗弊,不可便棄,各有所貯。」《金光明最勝王經·王法正論品》謂應治罰諂誑之人,國主「若友諂誑人,當失於國位。」《正法念處經》謂國王應「知人好惡」,「於諸臣眾若無因緣不舉不下」,升降賞罰,須有據有理。
5、當政者應注重自身修養
成功地治理天下的前提是成功治理自身,所謂「王欲理人,先自理身」。(《華嚴經》)在這方面,佛陀的思想與中國先秦諸哲「內聖外王」之說頗相一致。佛陀認為,一個好的當政者應具備正見、慈悲、智慧、德行和健康的身體,「敬長愛少,孝順奉善」,「探古達今,動靜知時,剛柔得理」(《孛經》),不貪財,不吝嗇,不耽溺酒色,不嗜睡眠,不懶惰懈怠,安詳平和,「心善思惟」,不輕信人言,「恆常懷忍不怒」,「瞋喜不動」。(《正法念處經》)
好的當政者,應具備一個優秀的修道者尤其是菩薩行者的德性和心理素質。好的當政者能以身作則,率導廣大民眾共趨正道,「譬如牛行,其道正直,餘牛皆從。貴賤有導,率下以正,遠近伏化,則致太平。」(《佛說孛經》)
大乘經中說,一個初地菩薩,才能做好率導億萬民眾趨向正道,使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的大國王。
釋尊多次向人講說過他理想中的人間社會。他以回憶宿命的方式說,在久遠以前曾出現過那樣的社會,在久遠的未來還將出現那樣的社會。理想人間的標誌是統一天下的「轉輪聖王」出世,最佳的轉輪聖王是具有自然所現金輪寶的金輪聖王。《長阿含。轉輪聖王修行經》等載,佛告諸比丘,過去久遠世時,金輪聖王出世,「依法治化」,「不用兵仗,自然太平」,四方歸伏,聖王乘其金輪寶巡視四方,見四方諸國,皆「土地豐樂,人民熾盛,志性仁和,慈孝忠順」。人民的壽命長達八萬歲。
後來社會逐漸退化,私有財產、貧困、戰爭依次出現,十惡逐漸充滿世間,人壽亦逐漸減短。人壽減至最短的極限十歲時,有毀滅性的「刀兵劫」發生,經過這番血腥的洗禮,人們開始改惡從善,隨世風之好轉,人壽亦漸增,增至八萬歲時,有轉輪聖王蠰卻及彌勒佛出世。到那時,「轉輪聖王以正治國,無有阿枉,修十善行,爾時諸人民亦修正見,具十善行。」這個世界「五穀豐賤,人民熾盛,財寶豐饒,無所匱乏。」人間的自然風光,也變得十分美好:
「其地平正,無有荊棘坑坎埠阜,亦無蚊虻蜂蠍蠅蚤、蚖蛇惡蟲符,石沙瓦礫,自然沉沒,金銀寶玉,現於地上。四時和調,不寒不熱。其地柔軟,無有塵穢。……地出流泉,清淨無竭,生柔軟草,冬夏常青。樹木繁茂,花果熾盛。……足蹈地時,地凹四寸,舉足還復。……自然粳米,無有糠,眾味具足。時有香樹,花果茂盛,其果熟時,果自然裂,出自然香,香氣馥熏。復有衣樹,……復有莊嚴樹,……復有鬘樹,……復有器樹,……復有果樹,……復有樂器樹……雨八味水,潤澤周普,地無停水,亦無泥淖……空中清明,淨無雲翳。海出涼風,清淨調柔,觸身生樂……」(《長阿含經》卷十八)
總之,那是一個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自然條件極其美好、人民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壽命綿永,政治清明,世界和平的理想人間。在佛陀看來,那樣的人間才是合理的人間,真正的人間。佛陀對那種理想人間的實現滿懷信心,確認它必定會來臨。實現理想人間,莊嚴人間、淨化人間,而且「淨佛國土」、「莊嚴一切世界」,令遍宇宙處處皆成為美麗莊嚴的樂園,令一切眾生都永享極樂,所謂「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乃佛陀及其無數弟子們的最終理想。佛陀指出:理想人間、莊嚴國土,須靠眾生自己去創造。
創造的關鍵,唯在於心:淨化世界,關鍵在淨化自心,不僅淨化自心,而且帶動全體眾生各自淨化其心:莊嚴世界,關鍵在以福德、智慧、諸善等莊嚴自心,不僅莊嚴自心,而且帶動全體眾生各自莊嚴其心。佛陀的全部學說,即是以此為宗旨、為內容的「淨化自心學」、「莊嚴世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