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心所俱起者: 一、五法五俱起 謂於遍行中,有隨一起,餘四亦必俱起也。 二、九法必六俱 謂於別境五不定四...(雜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四眾也。又,人、天、龍、鬼之四眾也。藥師經曰: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乃指大藏一覽集卷三所錄之般若名相八十一科。此即:五蘊、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緣所生、四緣、六大、十二因緣...菩薩有未斷惑者為凡夫菩薩,初地以上已斷幾分之惑者是菩薩聖眾,又叫做聖眾菩薩。...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舍衛,六群恐舉,六人相?‥,無由得作。後時作衣,僧喚受欲,即與比丘作舉羯磨。後六...(術語)Rakṣa,譯曰擁護。見大日經疏九。...又作默然無言。謂維摩詰居士默然無言,以示菩薩之入不二法門。據維摩詰所說經卷中之入不二法門品載,文殊師利等三十...(名數)一、檀波羅蜜。檀者檀那之略,譯曰布施,財施,無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羅波羅蜜。尸羅,譯曰戒,在家...(術語)不妄雲真,不變雲性。是吾人本具之心體也。楞嚴經一曰: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名數)唐光明寺和尚釋觀經三輩九品立十一門之義。其九品各有十一義,相乘則為九十九義。加以總之一義,為總別一百...付法藏第六祖。率有大仙八千,後逢付法藏第五祖提多迦尊者,遂與諸仙共發菩提心,成為提多迦之弟子。得法後,游化北...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五祖大師弘忍,前生是破頭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禪師,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禪師嫌他年紀太大,不...印光法師來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滿三個月,大哥就找來,一頓訓斥,要求他先回家辭別母親,才能考慮出家。走到半路,大哥...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無數次問過這些問題。一個做了幾十年醫生的人,如果沒有宗教家的仁慈懷抱,有時真會厭惡自己...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學習「放下」。 有信徒問我:「師父,要如何修持呢?」我就回答說:「放下!放下!先放下。將心...
一個人要加入僧團,成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僅要符合一定的條件,而且還要履行一整套嚴格的程序和儀式。出家條件主...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這本《什麼是佛法》是張澄基博士在美國佛教會的演講詞,(張澄基博士應該是往生了),由...
若受離一切所應遠離身語業,安立第四苾芻律儀,一切不如法的身語業都要遠離的。具足戒,這樣的戒就叫比丘律儀,這是...
我們身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養自己的福慧、如何修相好呢?來山出家為什麼要經過一、二、三年才圓頂?就是希...
五果迴心
【三藏法數】
[出涅槃經] 五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所證之果也。謂此五人。經劫不等。斷盡煩惱。迴心向大。證取菩提。故名五果迴心。(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梵語菩提。華言道。)初果八萬劫迴心初果。即須陀洹也。謂斷三結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惡趣。於人天中七返受生。方斷諸苦。入於涅槃。過作萬劫。當得無上正等菩提。是名初果迴心。(梵語須陀洹。華言預流。謂出凡流而預聖流也。三結者。身見。戒取。疑。即三界見惑也。四惡趣者。修羅趣。畜生趣。地獄趣也。七返
上篇:五種阿那含 | 下篇:五分法身 |
只有大願而沒有實行。有願有行,才能修得道果,若是只有願而無行,那是不能證得道果的。...
心所俱起
四輩
八十一科
菩薩聖眾
與欲後悔戒緣起
羅乞叉
默不二
六波羅蜜
真性
十一門
彌遮迦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五祖投胎拜師
印光大師初出家的風波

求「長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慾望
慧律法師:放下一切,專心念佛

出家的條件與受戒的程序
慧律法師《什麼是佛法》

抱年輕女人與抱一條死狗的感覺一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