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煩惱所知二障: 一、煩惱障者, 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術語)Śima又云四摩室。為戒場,即布薩界之梵語也。譯曰別住。法礪四分疏七末曰:明瞭論西音名為四摩室,此方翻...指教乘法數卷十二歸納大般若經所說法門,計有八十一科。即:一為色,二為心,三為五陰,四為十二入,五為十八界,六...(喻)慈祥的樣子。若樣子面容很可怕,則叫做金剛怒目。...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四緣:一、是如法羯磨,二、如法與欲,三、輒便悔反,四、言了。便結。」(戒疏記卷一五...(物名)喻物之緊要處。傳燈九黃檗草曰:如四祖下牛頭大師,橫說豎說,未知向上關捩子。碧岩第一則評唱曰:撥轉關捩...禪林中,凡誦經之時,東西兩班對面站立,稱為鴛班。[禪林象器箋禮則門] p6372...(術語)Pāramitā,又作波羅蜜多,播囉弭多。譯言究竟,到彼岸,度無極,又單譯曰度。以名菩薩之大行者,菩薩之大...(術語)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執之但空,謂之真空,非有之有,而非如凡夫妄計之實有,謂之妙有。故以真空之故,緣起...(一)位於印度王舍城北方。為阿羅羅迦羅摩仙人居住之所在。 (二)七金山之一。又稱尼民陀羅山、持地山。此世界以須彌...【欲邪行者相】 p0986 瑜伽八卷十頁云:復次欲邪行者者:此是總句。於諸父母等所守護者:猶如父母,於己處女,為適...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天龍寺的夢窗國師擔任七朝的帝師,久受朝廷恩典,更受社會大眾和佛教徒的愛戴。有一天,在入京的途中,經過妙心寺,...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國人某氏至靈岩,謁見大師,有所請問,互用筆談,大師自述略歷行願如左。編者志 經...
怎麼欣求極樂呢? 思惟依正莊嚴,成就內心的安樂;思惟諸善聚會,成就內心的清淨。對極樂世界的欣求,有兩個修觀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鳳凰佛教風直播,《師父來了》第六十期,本期我們再次禮請到中國佛學院的宏海法...(一)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現成,不欠毫髮。爭奈無始劫來,愛根種子,妄想情慮,習染深厚...
你的佛號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關係的。你心理的素質不夠,你是創造不好堅定的佛號的!因為你的佛號是誰在念呢?不是...我們上一次談的是生死的問題,今天我們講的是《六祖壇經》的般若品第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本性上的東西,這個是修行...
我們修淨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當做阿伽陀藥的話,這就是無上的密。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可以包涵八萬四...
五種阿那含
【三藏法數】
[出涅槃經]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又云不還。謂不還來欲界受生。即第三果也。以其根有利鈍。行有勤怠。於證阿羅漢果。有先後之不同。故分為五也。(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又云無生。)一中般涅槃中即中陰。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後。未得託生之識身也。梵語般涅槃。華言滅度。謂此阿那含。從欲界沒。生色界時。於色界中有身。便斷上地餘惑。證阿羅漢。得般涅槃也。(上地。即無色界也。)二生般涅槃生者。於色界受生也。謂此阿那含。於欲界得第三果。已從欲界沒。生於色界。便斷上
上篇:五性 | 下篇:五果迴心 |
是說唯有內心,心外無境界。...
煩惱所知二障(二)
四摩
八十一法
菩薩低眉
與欲後悔戒犯緣
關捩子
鴛班
波羅蜜
真空妙有
彌樓山
欲邪行者相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大藏經】雜譬喻經
在恭敬中求,從生活裡修

印光大師永思集·大師遺教

欣求極樂的兩個修觀方法

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
初心修悟要法

如何讓佛號更加堅定呢
慧律法師《六祖壇經第二品隨緣開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