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子題:維那 行事鈔·諸雜要行篇:「十誦,比丘應作 維那 。知時打楗稚,掃治堂宇,敷床;教淨果飲食,眾亂時當彈指...(雜名)析津日記曰:仙露寺遺址,地名千邑人,故比丘尼皆曰邑頭尼。...乃譬喻小乘之涅槃。佛為志樂小法之眾生,說小乘之涅槃。猶如為逢險道之眾生,化一城以供眾人止息。法華經化城喻品(...(雜語)智度論三十四曰: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同百曰:般若波羅蜜,是諸...凡十二卷。日僧玄棟撰。今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卷一四八。本書橫亙印、中、日三國,廣錄佛教各種因緣雜事、著名史實、...又作禮拜、拜。即對佛、菩薩、尊者、長者、佛塔等表達敬意之行為。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印度禮法有九種,稱為天竺九...佛陀具足三達之智,於古往今來無不通曉,其所說經典眾多,以虛空為量,佛智之弘深,以自然無造為本,然佛經中所演不...(術語)梵語僧伽藍摩Saṁgharāma,譯曰眾園。比丘眾依止之園庭也。即寺院是。...指佛法在世的三個時期年限。諸經所說略有不同,大悲經說正法有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大集月藏經、賢劫經...(術語)性即圓明之真心。即自性清淨心是也。楞嚴經一曰: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又】禪宗往往...指隨機教化眾生而不拘泥特定之方式。謂菩薩出入生死,教化眾生,令悟性空,乃權巧方便之智,亦為如來適應眾生機緣所...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有三個愁容滿面的信徒,去請教無德禪師,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樂? 無德禪師:你們先說說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 甲信...問: 佛法不離世間法,我們在家二眾在生活中修行時,往往因為煩惱業障較重、妄想較多,總覺得自己修持還不夠精進,...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信徒問我:心要安住在哪裡?我告...
在這個三界輪迴,最好的是天,再麼人,再麼阿修羅,阿修羅是在天道裡邊的,但是很凶,歡喜打仗的,那麼還有這個不好...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說。立功者,造福家國、嘉惠時人。立德者,以身做則,為後世典範。此二者皆信而可徵,顯...
有些初發心的菩薩很執著,會產生很多疑問,佛陀既然讓我們不住相而行布施,我們什麼都不執著,三輪體空去布施,這個...這是一個流傳很久的故事。幾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使英美等國的經濟陷入了蕭條期,也使一戶單親家庭的生活質量...
問: 師父,以下綜合幾位同修的問題,請慈悲開示:對於一些公眾,被義工在半推半就下給慈善團體捐款,使他們起煩惱...
五分法身
【三藏法數】
[出法華玄義釋簽]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齊。法者。戒定慧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諸法者。謂聚集色受想行識之法也。)一戒身謂二乘因持無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無作戒者。不作意持任運無犯。名無作戒也。)二定身謂二乘因修無漏淨禪證此身。故名定身。(無漏者。不漏落生死。淨禪者。謂因修禪定。能斷諸漏。漏即三界煩惱。既無煩惱。心則清淨。故名無漏淨禪也。)三慧身謂二乘因修無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
上篇:五果迴心 | 下篇:五論師 |
華譯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為四眾或七眾之一。...
差立主掌法
邑頭尼
一城
般若佛母
三國傳記
禮
六事明經意
眾園
三時年限
性心
適化無方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最上乘論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樂
【推薦】如何解決煩惱和妄想
慧律法師:心無所住就是安住

跳出輪迴的苦
慧律法師《茅蓬語錄》

念頭一轉,福報就可以變為福德
讓目標看得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