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亦名:四方僧物 子題:淨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常住者,以常局淨住,通於三世,局定不動;亦不可分也。」行宗記...(人名)宋安國惠法師弟子,名瞭然,虎溪其號。居白蓮,紹興辛酉寂。賜號知漏。著宗圓記五卷,十不二門樞要二卷,虎...即證悟諸法實相之智。大智度論卷六(大二五·一○七中):「此諸法相即是諸法實相,無所罣礙。以是方便教諸弟子,入...(人名)Prajātāra,禪家所立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也。東天竺人。已得道,至南天竺香至國,度王之第三子菩...色界四禪天中之初禪天有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稱為三梵。大梵為君,梵輔為臣,梵眾為民。[大日經義釋卷七、諸尊...(一)簡擇差別之意。又作簡異、別異、分異。略稱簡。即簡擇諸法之同異,以明其差別。俱舍論卷一(大二九·六上):「...指六種物品。全稱比丘六物。為僧尼不可或缺之生活資具,並為佛制所允許私蓄之物。即:僧伽梨(大衣)、郁多羅僧(上...(譬喻)不能發無上道心之二乘,如草芽之枯焦者,種子之腐敗者。維摩詰經曰:二乘如焦芽敗種,不能發無上道心。...(術語)佛菩薩以神力變作種種之形體也。...又名三藐三佛陀,華譯為正遍知、正遍覺、等正覺等,是如來十號之一。...(術語)對生滅變化下八識之相唯識,稱常住無相之真如曰性唯識。【又】五重唯識之第五遣相證性識也。...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於佛光內寺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在樂音樹...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
健康長壽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為了健康長壽,人人都在尋找防護調養的方法。可是人們依然擺脫不了疾病的困擾,許多...
1.改脾氣是關鍵 學佛後,首先要改掉生氣的脾氣,因為它一起來,就火燒功德林,前功盡棄! 我們面對不順心的一切境界...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見作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論》所說,學佛要以正見為先行,因為正見總攝了戒定慧三學...有一天,提婆達多生病。很多醫生來治病,但不能把他醫好。身為他的堂兄弟,佛陀親自來探望他。 佛陀的一個弟子問他...
【禪修的方法】 靜坐的姿勢 初學靜坐者,即應養成正確的靜坐姿勢,如下列所述: 端身正坐,身心放鬆,面孔保持一絲...放焰口是佛教寺廟中經常舉行的佛事活動,全稱是瑜伽焰口施食儀。焰口是餓鬼道中鬼王的名字,因他口吐火焰,故意譯為...
【時堅淨信菩薩復白佛言。如來世尊。無上大智。何意不說。乃欲令彼地藏菩薩而演說之。佛告堅淨信。汝莫生高下想。】...
如今,化太歲、謝太歲的法事在中國民間十分盛行。 在寺院裡,也會隨順眾生的願望,在法會中供養摩利支天菩薩,來祈...
初禪天定五支功德
【三藏法數】
[出法界次第] 支即支分。如樹之根幹是一。枝條有異。禪支之義亦。從一定心出生五支故也。又支持之義。謂定心淺薄。易於搖動。若得覺觀等法支持。則定心安隱牢固。故名支也。一覺支初心在緣為覺。謂行者於定中發初禪。清淨色法觸其身根。心大驚悟。時初覺此觸。故名覺支。二觀支細心分別為觀。謂行者既證初禪。即以細分別禪中諸妙功德。境界分明。故名觀支。三喜支欣慶之心為喜。謂行者獲得初禪天定。利益甚多。如是思惟。歡喜無量。故名喜支。四樂支怡悅之心為樂。謂行者喜心
上篇:五淨居天 | 下篇:三禪天定五支功德 |
金剛界曼荼羅和胎藏界曼荼羅,稱為金胎兩部曼荼羅。見金胎條。...
常住常住僧物
虎溪
一相智
般若多羅
三梵
簡別
六物
焦芽敗種
化色
三耶三佛
性唯識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大藏經】吉祥經

誰不想命長?素食是秘方

學佛後必須知道的八項因果定律

如何獲得佛法正見
平等的對待眾生

【推薦】靜坐的姿勢與數息觀
放焰口的由來

地藏菩薩早就可以成佛,為什麼永遠示現菩薩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