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1741~1810)清代僧。為蓮宗第十二祖。河北丰潤人,俗姓馬。字徹悟、訥堂,號夢東。少攻舉業,精通經史。二十二歲...亦名:袈裟通肩披、通肩披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舍利弗問經,初聽偏袒者,謂執事恭敬故;後聽通肩披衣,示福田相...子題:眾多受戒雖通朝夕須約一坐不起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一,明受懺)(一、正釋)雲法緣通別者,有多種也。...亦名:疑惱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波逸提)疑惱戒六十三。出家所期,標心處遠;盡形畢命,專心崇道。今以...(本生)釋迦如來往昔修菩薩大行時,以身投餓虎。見金光明經舍身品,賢愚經一。...(術語)五種三昧耶中第三三昧耶,學法灌頂也。靈妙疏下曰:阿闍梨灌頂者,行傳法阿闍梨灌頂也,如律中受具足戒。持...凡二卷。日本臨濟宗僧徹翁義亨(1295~1369)撰,禪興編。日本寬文九年(1669)重刊。又作徹翁國師語錄、徹翁錄、靈...(名數)於身口意三處行忍辱也。見諸經要集中。...【十種忍辱】 p0109 瑜伽五十七卷十七頁云:若別分別;乃有十種。一、已受怨害忍,二、現前怨害忍,三、慮恐怨害忍...(術語)大日之法生身,以塔婆為三昧耶形,故云身塔。大日經疏曰:慈氏印如窣都波形者,以一切如來法身塔故。性靈集...體者,通之意。即通於他心而能深信。法華經信解品(大九·一七上):「心相體信,入出無難。」 p6931...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於佛光內寺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在樂音樹...今天繼續介紹淨土部類。第一個要說的叫做寄報淨土,就是寄居的寄,果報的報。大概是說,菩薩修行功德圓滿以後,比如...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種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僅僅兩天的工夫,便隨母株一起香消玉隕。然而誰能想像,依米花...這個五戒的問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增長罪業,第二個破壞善根。增長罪業,它的問題來自於這種業力的輾轉增盛。因為...我們古人都很相信這個道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有個公案,說唐代有位宰相,叫韓滉之。宰相府都會有一些隨從的官員吏...信願不真切具體表現在有五個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敷衍了事。就是好像自己也有功課也念佛,但是生死心不切,心...我們念佛的最大障礙,是把它想得太難了,好像生極樂世界是遙不可及的樣子,其實很簡單。有人說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去了...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只園精舍,教導比丘應當精勤修行,轉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煩惱;世間諸法盡皆無常,若能淨心,...1 、 耐冷: 事態炎涼,要隨遇而安,坦然處之。 2、耐苦: 面對苦難百折不撓,終有云開日現的時候。 3、耐燥: 面對...
七辯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疏] 一捷辯謂菩薩智慧。通達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捷如影響。故名捷辯。(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二迅辯謂菩薩明於事理。心無疑暗。善赴機緣。隨問即答。語言迅疾。猶若懸河。故名迅辯。三應辯謂菩薩以一切文字名義。莊嚴種種法語。應時應機。無有差異。隨其所問。應答無窮。故名就辯。四無疎謬辯謂菩薩隨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皆契真理。無有差失。故名無疎謬辯。五無斷盡辯謂菩薩於一字中能說一切字。一語中能說一切語。一法中能說一切法。
上篇:七常住果 | 下篇:七種定名 |
(術語)淨土論有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等語,曇鸞於論註釋之曰:然核求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