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明為因。無明為緣。故貪瞋癡起。此貪瞋癡性。是名無明緣。行復次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明為...(名數)起信論所說:一、信成就發心,於初住至第十住之位,信心成就之人之發菩提心也。二、解行發心,於十行乃至十...【隨煩惱界系分別】 p1371 俱舍論二十一卷六頁云:此隨煩惱,誰何界系?頌曰:諂、誑、欲初定。三、三界、餘、欲。...(574~649?)唐代僧。河東(山西)人,俗姓尹。十三歲出家,從學於曇延法師,致力於涅槃經之研究,復從淨願學十地...【地獄卒】 p0615 俱舍論十一卷七頁云:諸地獄卒、是有情不?有說:非情。如何動作?有情業力,如成劫風。若爾...【口所生】 p0227 瑜伽八十四卷五頁云:口所生者:從說法音而誕生故。此句遮其精血不淨所生。...【於威儀路成就軌則】 p0752 瑜伽二十二卷三頁云:云何名為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室利邏多】 西域記:唐言勝受。起信論疏:明五日論師,以此論主,照北印度。...知解和修行。修行佛法,一定要解行並重,不可偏廢。...即梵網經所說的十重禁戒。...(術語)數論師所立二十五諦之第一。是為萬物之本源,冥漠無諦,故曰冥諦,又云冥性。又為萬物之本源,萬差之諸法由...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問: 怎樣才算真信切願?是不是不必身勞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師念佛時很享受,可是弟子怎麼覺得安住在佛...今年春節過後,家中不知從何處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老鼠,把春節餘下的花生水果等物品拖至床下及廚頂等處享用,並到...曾經有一位居士問我: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都很快,在日常生活裡很難攝心,該怎麼安心呢? 我說:還是可以安,快有快的...在太平洋布拉特島附近的水域裡,生活著一種魚,它的名字叫王魚。 王魚是天生的魔幻大師,它能吸引一些較小的動物,...問: 我朋友有這樣一個問題,她說她經常遇到有緣人就勸他們念佛求往生,包括很多年輕人。有一個寺廟的住持就對她說...姚庭若說:如果一個人能保持一生的節操,不造淫業,這也只是完成了自己一人一身的人格和事業,哪裡比得上一勸十,十...隋天台智者大師臨命終時預知時至,梵僧預告他化緣已畢,他就召集門人弟子來唱兩部經,一部是《法華經》、一部是《無...佛教講究平等心,要求我們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們不應因此而奢求別人都要以平等心對待自己。因為,各人各有因緣...
七種人
【三藏法數】
[出涅槃經] 師子吼菩薩問佛言。若一切眾生既有佛性。何須更習八聖道耶。佛言。性雖本具。要須修習聖道。方見佛性。譬如恆河邊有七種人。或為洗浴。或畏賊寇。或為採花。則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淨。賊喻煩惱。採花喻七淨花以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聖道。又云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恆河之恆。梵語又云殑伽。華言天堂來。謂此河從高流下也。入河者。既言出家。合雲出河。而言入者。要於生死之中而求涅槃故也
上篇:七眾 | 下篇:世間七丈夫 |
四無畏之一,即在大眾之中明言我已經斷盡一切煩惱而無所怖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