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二轉依果者,謂菩提涅槃。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遍計所執,淨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術語)菩薩得此三昧,則得現種種色身化益眾生,故名普現色身三昧。如妙音觀音之現諸身,即依此三昧之力用。法華經...【無明所隨增】 p1070 瑜伽六十六卷一頁云:於非苦樂之所顯現,麁重所攝,所有安立行自體中,於無常性,計常顛倒;...(術語)練習記憶之禪定也。維摩經天台疏一曰:舍利弗問經云:阿難修不忘禪,得佛覺三昧。...指由右旋繞佛塔。又作繞塔。與「繞佛」同義,皆表示恭敬仰慕之意。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九·三九一下):「多寶佛塔...又作鳩摩羅伽天,華譯為童子天,因此天之主不但是初禪天的梵王,而且其面貌猶如童子,故名。...(地名)Tukhāra,國名。西域記一曰:出鐵門至睹貨羅國(舊曰吐火羅國誤也),其地南北千餘里,東西三千餘里。東厄...(地名)舍衛國也。玄應音義八曰:聞物國,謂舍衛國,十二游經文云:無物不有國也。彌陀經元照疏曰:舍衛翻聞物,人...極樂,指阿彌陀佛之淨土;海會,指僧眾或諸尊聖眾之會集。極樂世界之聖眾相聚而為法會,其廣大如海,故稱極樂海會。...即觀想佛像之觀法。為十六觀之第八。又稱佛菩薩像觀。略稱像觀。據觀無量壽經載,行者修像想觀時,可先安置阿彌陀佛...【三世因果】 三世,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世間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現象,在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的遷流中,為一...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問: 為什麼不要驕傲我慢,我慢是很難遠離的。請開示一下。 方海權答: 我慢列在貪瞋癡慢疑之中,與貪瞋癡併排,我...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佛法是覺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內心達到寧靜,祥和、智慧、慈悲,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實際上,許多人學佛多年之後依然...小時侯,我於沿海鄉鎮長大,伙食中,雖少肉,卻多魚。從少年到青年,從俗人到僧人,從吃魚肉到食青菜豆腐。時輪轉速...唐代的只林禪師,得法於荊州永泰寺的靈湍禪師。他得法之後,在湖南一帶弘揚禪法。只林禪師經常手持一把木劍,自稱降...往生的情況我們一定要注意一個基本點:不能僅僅站在凡夫的立場去看,一定要站在阿彌陀佛那種不可思議的威神願力的立...一天,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正當大眾在聆聽佛陀說法時,一位面容憔悴的比丘蹣跚地走到前方頂禮佛陀;接著,向大眾...淨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現前的體性。這就鼓勵我們,我們跟一切諸佛菩薩、跟地藏王菩薩,乃至我...
信州智常禪師
【五燈會元】
信州智常禪師者,本州貴溪人也。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六祖。祖問:「汝從何來?欲求何事?」師曰:「學人近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至吉州遇人指迷,令投和尚,伏願垂慈攝受。」祖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吾與汝證明。」師曰:「初到彼三月,未蒙開示,以為法切,故於中夜獨入方丈,禮拜哀請。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返觀自性,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極樂世界,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示誨,令無凝滯。」祖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曰:『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見。』」師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一偈曰:「無端起知解,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上篇:江西志徹禪師 | 下篇:廣州誌道禪師 |
(術語)以忍心調伏瞋恚也。維摩經方便品曰:以忍調行攝諸恚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