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術語)佛說法華經於其跡門度聲聞人,分正說,領解,述成,授記四段,以之為一週。而於其聲聞人以上中下之三根有為...【文身】 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文者文字,身是聚義,一字為文,二字為文身,三字以上為...(界名)八中洲之一。譯曰有勝邊。見俱舍光記十一。梵Kaurava。...謂顯露曉示。一切眾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即以十二因緣、四諦、八正道等教法顯示,令彼眾生開悟,得以度...(雜語)如獸入牢,鳥入籠也。法苑珠林二十曰:牢籠真俗,囊括古今。...(1582~1664)清代江蘇常熟人,字受之,號牧齋。明萬曆進士,弘光年間(1645)為禮部尚書。學問淵博,慧敏過人,宿...清代揚州人。字天基,號惺齋。事親至孝,重然諾。著有傳家寶四集,係以居家尋常事,演以俚俗語,意存激勸,頗行世上...即指禪僧於他人對話問答中,就他人既已回答者,另加自己之見識來回答之言語。又通常與「代語」併稱為「代別」。(參...梵語 svārtha-anumāna。因明用語。又作「為自比量」。因明三比量之一。為「他比量」或「為他比量」之對稱。即以僅...(菩薩)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在其中央。八大童子之一也。或以為是此五奉教之總名。為天女童子形,一...東晉廬山慧遠撰。今已失佚,僅於梁高僧傳卷六慧遠傳中引用一部分。內容旨在論述佛陀之常住不變。然慧遠之時代,世人...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很多學佛的人,想通過參禪的方法衝破凡聖關,了脫生死累,轉凡成聖,成為無掛無礙的見道人,證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脫。...有智慧的人是沒有煩惱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調伏自己的心念。發現自己在失望、生氣、悲傷、嫉妒、怨恨時,要立刻...久負盛名的寧波阿育王寺右側,有一處隱藏在茂林深處,並不十分起眼的舍利塔。這裡,即是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我們中國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阿彌陀佛的,也沒有一個口裡頭不曾念過幾聲阿彌陀佛的;那二萬萬的婦女們...問: 弟子以為,念佛行人勤修淨業三福,以至誠懇切心信願念佛,命終之時會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但卻常聽有人說...為什麼佛陀在講六波羅蜜之前要講這三種意樂?就是你作好準備沒有,我們要相信一個道理:所有的障礙都是來自於內心,...《大乘造像功德經》: 彌勒!復有四緣,令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愛慾。樂他於己,行丈夫事。 何等為四? 一者,或嫌...【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
湧泉景欣禪師
【五燈會元】
台州湧泉景欣禪師,泉州人也。自石霜開示而止湧泉。一日,不披袈裟吃飯,有僧問:「莫成俗否?」師曰:「即今豈是僧邪?」強、德二禪客於路次見師騎牛,不識師。忽曰:「蹄角甚分明,爭奈騎者不鑒。」師驟牛而去。強、德憩於樹下煎茶。師回,卻下牛問曰:「二禪客近離甚麼處?」強曰:「那邊。」師曰:「那邊事作麼生?」強提起茶盞。師曰:「此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麼生?」強無對。師曰:「莫道騎者不鑒好!」上堂:「我四十九年在這裡,尚自有時走作。汝等諸人莫開大口。見解人多,行解人萬中無一個。見解言語總要知通,若識不盡,敢道輪迴去在。為何如此?蓋為識漏未盡。汝但盡卻今時,始得成立,亦喚作立中功。轉功就他去,亦喚作就中功,親他去。我所以道,親人不得度,渠不度親人。恁麼譬喻,尚不會薦取渾侖底,但管取性,亂動舌頭。不見洞山道:『相續也大難。』汝須知有此事。若不知有啼哭有日在。」上堂:「拍盲不見佛,開眼遇途人。借問途中事,渠無丈六身。不從五天來,漢地不曾踏。不是張家生,誰云李家子。三人拄一杖、臥一床,似伊不似伊,拈來搭肩上,為他十八兒,論不奈伊何。」
上篇:九峰道虔禪師 | 下篇:雲蓋志元禪師 |
【阿羅漢沙門果】 p0778 顯揚三卷十八頁云:四、阿羅漢沙門果。若隨勝攝;貪慾瞋癡、無餘永斷。若全分攝;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