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子題:衣不樂想、食不樂想、房舍不樂想、世間不可樂想 行事鈔·對施興治篇:「明厭治方便。如大集中,云何比丘觀所...(堂塔)兜率天上如意寶珠所造之四十九重寶殿也。如意珠梵名摩尼(Maṇi),即四十九重摩尼殿是也。...Sengyou 南朝齊、梁時僧人,佛教文獻學家。俗姓俞。原籍彭城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生於建康。幼入建初寺禮拜...涅槃乃遠離一切差別之相,故稱為寂滅無二。圓覺經(大一七·九一五上):「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p4505...(堂塔)禪林之目。在僧堂之前。僧堂廣深,又前有外堂,堂內昏暗,乃於堂前外堂之間,架高樓開窗取明,是謂之明樓。...梵語 mārga-jāna,巴利語 magga-āna。緣道諦之智。十智之一。即緣道諦作道、如、行、出等四種行相,而斷除迷惑之...【有虛誑語者】 p0550 法蘊足論一卷十四頁云:何等名為有虛誑語者?謂於虛誑語,不深厭患,不遠不離,安住成就...【鼻根】 鼻根是鼻識發生的地方,鼻是能嗅之義。為不可見有對的淨色。此為五根之一,為十二處中的鼻處,十八界中之...(名數)一、胎化藏,二、中陰藏,三、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薩藏,六、雜藏,七、金剛藏,八、佛藏...(術語)剜肉燃燈以供養佛者。宗鏡錄二十六曰:身座肉燈,歸命供養。...(雜語)禪林集眾作務曰普請。僧史略上曰:共作者,謂之普請。傳燈錄禪門規式曰:行普請之法,上下均力也。【又】但...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佛門把貪、嗔、癡、慢、疑叫做五毒心。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覺將會被遮蔽,就無法明心見性。現簡述如...群典者,引諸經論以證明,言非臆見也。詳如義理部類二門,及後經文中辯。消歸自己者,明不專事相,究其歸著,悉皆消...有一個人名叫伊利沙,富有萬貫家財。但他生性吝嗇,從不給別人布施任何東西,對自己的日常消費也十分刻薄,吃得是粗...忍辱,從世間法來說,這是一個做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修養問題。從出世法來說,它是一個了生死、出輪迴的重要修持法門...第一節 禪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傳 禪學是佛教根本教義的一個中心論點,它是佛說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總相法門。這正...佛陀普度眾生,跟他出家學道的有五眾弟子,一、沙彌(小和尚),二、沙彌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羅(學戒女),四、比丘...1.疼痛:魚類同樣有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像所有動物包括人類一樣能夠感受到疼痛。 2.汞、砷、鉛:實際上,這已經算是...一、金剛經中佛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導我們對一切眾生要平等慈悲,不管貧富貴賤都同樣看待,令他們離苦得樂。故...
長蘆應夫禪師
【五燈會元】
真州長蘆應夫廣照禪師,滁州蔣氏子。僧問:「古者道,如來禪即許老兄會,祖師禪未夢見在。未審如來禪與祖師禪是同是別?」師曰:「一箭過新蘿。」僧擬議,師便喝。問:「識得衣中寶時如何?」師曰:「你試拈出看。」僧展一手,師曰:「不用指東畫西,寶在甚麼處?」曰:「爭奈學人用得。」師曰:「你試用看。」僧拂坐具一下,師曰:「眾人笑你。」上堂,召眾曰:「江山繞檻,宛如水墨屏風。殿閣凌空,麗若神仙洞府。森羅萬象,海印交參。一道神光,更無遮障。諸人還會麼?」良久曰:「寥寥天地間,獨立望何極。參!」上堂,顧大眾曰:「這個為甚麼擁不聚,撥不散,風吹不入,水灑不著,火燒不得,刀斫不斷。是個甚麼?眾中莫有釘觜鐵舌底衲僧,試為山僧定當看。還有麼?」良久曰:「若無,山僧今日失利。久立。」
上篇:慧林若沖禪師 | 下篇:臨安智才禪師 |
【正性定聚】 p0503 俱舍論十卷十八頁云:何名正性?謂契經言:貪無餘斷,瞋無餘斷,癡無餘斷,一切煩惱,皆無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