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華嚴宗對佛教教義之分類所判十宗之第二宗。乃立一切法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而並無主觀之我的宗派。...(術語)Pātrapiṇḍapātika,譯曰一揣食。見飾宗記五本。...一初禪 二二禪 三三禪 四四禪 五空處 六識處 七無所有處 八非有想非無想處 九滅受想次第定 次六通而辯九次...(術語)一字者,指律字而言。戒相種種皆解得律之一字也。涅槃經三曰:善學戒律,不近破戒,見有所行隨順戒律,心生...天台宗智顗將釋尊一生說法之順序分為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而分別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術語)栴檀之林,寺院之尊稱也。李紳詩曰:世人遙禮二檀林。西域記敘曰:業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騰芬蘭室...即計著人之實有為人我,計著法之實有為法我。與我法二執同義。全稱人我執法我執。又作人法二我、生我法我。人我為法...(物名)又作線香,仙香。雜抹眾香加糊而作之。其炷煙長久,故稱為仙香。亦曰長壽香。其制纖長如線,故曰線香。線又...比喻煩惱之雜多厚重。因煩惱非一,故稱為重。摩訶止觀卷一上(大四六·三中):「大悲憐愍一切無聞,如月隱重山,舉...能教導眾生遠離惡法和修行善法的人。...華嚴經疏雲二戒: 一、隨相戒 隨即隨順,相即形相。謂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儀,是名隨相戒。...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問: 請問師父大乘具體有哪些經典,小乘具體有哪些經典?大小乘有什麼區別? 宏海法師答: 大乘和小乘的區別可以從...問: 我學佛之前婚姻並不如意;現有心與丈夫和好,但他則冷淡對待,當如何面對此事? 了幻法師答: 你可試著用下面...我們看佛陀說法的功德,這個法,它透過佛陀的音聲傳到我們心中,有什麼樣的功德。 功德當中有四段。第一個,調伏煩...平旦寅 狂機內有道人身 窮苦已經無量劫 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 入迷津 但有纖毫即是塵 不住舊時無相貌 外求...《了凡四訓》,我想學佛的人大概都比較明白。這裡我們簡單的看看它給我們的啟示,就在於袁了凡改命。這是明代的一位...這首偈語是過去七佛教化眾生用的,非常重要。實際上只有四句話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前三句話...生西勸持觀音聖號, 為什麼《印光法師文鈔》當中有這麼一段,這一段呢就是答覆周博道居士的。 有這麼一段了,他那原...娑婆爭鬥似屠場,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瞋恚念,相敬相愛樂安康。 冤家何一不是親,只緣肉眼障蔽深。 大悲能開...
黃龍慧南禪師
【五燈會元】
隆興府黃龍慧南禪師,信州章氏子。依泐潭澄禪師,分座接物,名振諸方。偶同雲峰悅禪師游西山,夜話雲門法道。峰曰:「澄公雖是雲門之後,法道異矣。」師詰其所以異,峰曰:「雲門如九轉丹砂,點鐵成金。澄公藥汞銀徒可玩,入鍛則流去。」師怒,以枕投之。明日,峰謝過。又曰:「雲門氣宇如王,甘死語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語也。死語,其能活人乎?」即背去。師挽之曰:「若如是,則誰可汝意?」峰曰:「石霜圓手段出諸方,子宜見之,不可後也。」師默計之曰:「悅師翠岩,使我見石霜,於悅何有哉!」即造石霜。中途聞慈明不事事,忽叢林。遂登衡岳,乃謁福嚴賢,賢命掌書記。俄賢卒,郡守以慈明補之。既至,目其貶剝諸方,件件數為邪解,師為之氣索,遂造其室。明曰:「書記領徒遊方,借使有疑,可坐而商略。」師哀懇愈切。明曰:「公學雲門禪,必善其旨。如雲放洞山三頓棒,是有吃棒分、無吃棒分?」師曰:「有吃棒分。」明色莊曰:「從朝至暮,鵲噪鴉鳴,皆應吃棒。」明即端坐,受師炷香作禮。明復問:「趙州道:台山婆子,我為汝勘破了也。且那裡是他勘破婆子處?」師汗下不能加答。次日又詣,明詬罵不已。師曰:「罵豈慈悲法施邪?」明曰:「你作罵會那!」師於言下大悟。作頌曰:「傑出叢林是趙州,老婆勘破有來由。而今四海清如鏡,行人莫與路為仇。」呈慈明,明頷之。後開法同安。初受請日,泐潭遣僧來審,師提唱之語,有曰:「智海無性,因覺妄而成凡。覺妄元虛,即凡心而見佛。便爾休去,將謂同安無折合,隨汝顛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僧歸,舉似澄,澄不懌。自是泐潭舊好絕矣。問:「儂家自有同風事,如何是同風事?」師良久,僧曰:「恁麼則起動和尚去也。」師曰:「靈利人難得!」僧禮拜。示眾曰:「江南之地,春寒秋熱。近日已來,滴水滴凍。」僧問:「滴水滴凍時如何?」師曰:「未是衲僧分上事。」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師曰:「滴水滴凍。」問:「牛頭未見四祖時,為甚麼百鳥銜花獻?」師曰:「釘根桑樹,闊角水牛。」曰:「見後為甚麼不銜花?」師曰:「褌無襠,褲無口。」問:「無為無事人,猶是金鎖難。未審過在甚麼處?」師曰:「一字入公門,九牛曳不出。」曰:「學人未曉,乞師方便。」師曰:「大庾嶺頭,笑卻成哭。」問:「一不去,二不住。請師道。」師曰:「高祖殿前樊噲怒。」曰:「恁麼則今日得遇和尚也。」師曰:「仰面看天不見天。」問:「德山棒,臨濟喝,直至如今,少人拈掇。請師拈掇。」師曰:「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機。」曰:「作家宗師,今朝有在。」師便喝,僧禮拜。師曰:「五湖衲子,一錫禪人,未到同安,不妨疑著。」上堂:「橫吞巨海,倒卓須彌。衲僧面前,也是尋常茶飯。行腳人須是荊棘林內,坐大道場。向和泥合水處,認取本來面目。且作麼生見得?」遂拈拄杖曰:「直饒見得,未免山僧拄杖。」上堂:「聖凡情盡,體露真常。」拈起拂子,曰:「拂子[路-各+孛]跳上三十三天,扭脫帝釋鼻孔。驢唇先生拊掌大笑道,盡十方世界覓個識好惡底人,萬中無一。」擊禪床,下座。上堂:「說妙談玄,乃太平之奸賊。行棒行喝,為亂世之英雄。英雄奸賊,棒喝玄妙,皆為長物。黃檗門下總用不著。且道黃檗門下尋常用個甚麼?」喝一喝。上堂:「撞鐘鐘鳴,擊鼓鼓響。大眾慇勤問訊,同安端然合掌。這個是世法,那個是佛法?咄!」上堂:「有一人朝看華嚴,暮觀般若,晝夜精勤,無有暫暇。有一人不參禪,不論義,把個破席日裡睡。於是二人同到黃龍,一人有為,一人無為。安下那一個即是?」良久曰:「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上堂:「心王不妄動,六國一時通。罷拈三尺劍,休弄一張弓。」擊禪床,下座。上堂:「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乃拈拄杖曰:「道之與聖,總在歸宗拄杖頭上。汝等諸人,何不識取?若也識得,十方剎上,不行而至。百千三昧,無作而成。若也未識,有寒暑兮促君壽,有鬼神兮妒君福。」上堂:「半夜捉烏雞,驚起梵王睡。毗嵐風忽起,吹倒須彌山。官路無人行,私酒多人吃。當此之時,臨濟德山開得口,張得眼,有棒有喝用不得。汝等諸人各自尋取祖業契書,莫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頷。」上堂,舉大珠和尚道:「身口意清淨,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淨,是名佛滅度,也好個消息。古人一期方便,與你諸人討個入路,既得個入路,又須得個出路。登山須到頂,入海須到底。登山不到頂,不知宇宙之寬廣;入海不到底,不知滄溟之淺深。既知寬廣,又知淺深。一踏踏翻四大海,一摑摑倒須彌山。撒手到家人不識,鵲噪鴉鳴柏樹間。」上堂:「千般說,萬般喻,衹要教君早回去。去何處?」良久云:「夜來風起滿庭香,吹落桃花三五樹。」因化主歸,上堂:「世間有五種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易,三變生為熟者不易,四端坐吃者不易,更有一種不易是甚麼人?」良久云:「[漸/耳]!」便下座。﹝時翠岩真為首座,藏主問云:「適來和尚道,第五種不易,是甚麼人?」真曰:「腦後見腮,莫與往來。」﹞上堂,拈拄杖曰:「橫拈倒用,撥開彌勒眼睛;明去暗來,敲落祖師鼻孔。當是時也,目連鶖子飲氣吞聲,臨濟德山呵呵大笑。且道笑個甚麼?咄!」師室中常問僧曰:「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正當問答交鋒,卻復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卻復垂腳曰:「我腳何似驢腳?」三十餘年,示此三問,學者莫有契其旨。脫有酬者,師未嘗可否。叢林目之為黃龍三關。師自頌曰:「生緣有語人皆識,水母何曾離得蝦?但見日頭東畔上,誰能更吃趙州茶。我手佛手兼舉,禪人直下薦取。不動干戈道出,當處超佛越祖。我腳驢腳並行,步步踏著無生。會得雲收日卷,方知此道縱橫。」總頌曰:「生緣斷處伸驢腳,驢腳伸時佛手開。為報五湖參學者,三關一一透將來。」熙寧己酉三月十六日,四祖演長老通嗣法書。上堂:「山僧才輕德薄,豈堪人師。蓋不昧本心,不欺諸聖,未免生死,今免生死。未出輪迴,今出輪迴。未得解脫,今得解脫。未得自在,今得自在。所以大覺世尊於然燈佛所無一法可得。六祖夜半於黃梅又傳個甚麼?」乃說偈曰:「得不得,傳不傳,歸根得旨復何言?憶得首山曾漏泄,新婦騎驢阿家牽。」翌日午時,端坐示寂。闍維得五色舍利,塔於前山,謚普覺禪師。
上篇:光孝深禪師 | 下篇:黃龍祖心禪師 |
為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所說八種譬喻之一。又稱全喻。謂如來說法,從始至終,皆假藉譬喻而彰顯其理。如經中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