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梵語 mudrā。又作目陀羅、母捺羅、莫捺羅。譯為印相、契印、密印。略稱印。即密教曼荼羅海會諸尊各標示其內證三昧...【襲師】 p1464 瑜伽八十三卷一頁云:言襲師者,謂軌範師,若親教師,若同法者,能開悟者,令憶念者。又云:襲師、...(術語)緣覺乘之人,得涅槃果,而安住之無更希佛陀妙果之心,謂之住果緣覺。此住果之二乘,更能發心而至佛果否,是...【界】 意謂事物之間的區別,也可以解釋為產生其他事物的原因。例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色、聲、香...(術語)橫截三界五趣生死之流,而往生於極樂也。無量壽經下曰: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極樂國。...指顯示超越相對、差別之一切絕對、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上,能直見聖道者。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載...(地名)又作獼猴江。在毘舍離國庵羅園之側。佛在此處說諸經。天竺五精舍之一。玄應音義十四曰:獼猴江,梵言末迦吒...摩達,梵名 Madra,巴利名 Madda。為古印度之一王國,首都沙竭羅(巴 Sāgala)。依長老尼偈經註(巴 Thīg. A.)之...(人名)名道林,唐杭州人,九歲出家,二十一歲於荊州果願寺受戒。至京師謁徑山道欽禪師而契悟心要。後南歸,見秦望...禪林用語。意謂雖是一樣的雲與月,然被照射之溪與山,則有千差萬別。即處境雖一,然所見卻各異。無門關第三十五則(...(術語)緣覺乘之異名。是在三乘之中位,故名。多論一曰:小乘所得三乘同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斷,每天要處理很多的事情。大家各自都有一套處理的辦法,大到高級領導、小到家庭主婦都能應對...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人是向死的存在。在人的一生中,經常會有脆弱的時期;在意識活動中,偶爾會有不想活下去的念...唐朝時候,有個宰相叫魚朝恩。有一次,國王接見一個老和尚,是國師,國王封的國師。這次這個皇帝召見這個國師的時候...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肉食者有白內障的風險比素食者高,素食者罹患白內障的機率比肉食者減少30-40%,抽煙、糖...現在有的子女也比較孝,然而他有時候就從自己的主觀意識出發。我都曾經聽幾個居士說,人家是學佛的吃素,然而這個子...一棵樹最初必由一粒種子,下土發芽生根慢慢長大而成。一個人的智識學問也由從小一字一句的讀書,慢慢累積而成,樹有...信息越來越碎片化 我最近頻繁地被很多人問到一個問題。他們問:師父,怎麼樣才能讓我的心靜下來?你們有這個問題嗎...所謂六根對六塵,因為六根在接觸六塵,不去分辨的時候,它僅僅是叫根塵相對,無所謂苦和不苦,只是根、塵、識三者接...
龍牙智才禪師
【五燈會元】
潭州龍牙智才禪師,舒州施氏子。早服勤於佛鑒法席,而局務不辭難,名已聞於叢林。及遊方迫暮,至黃龍,適死心在三門,問其所從來。既稱名,則知為舒州太平才莊主矣。翌日入室,死心問曰:「會得最初句,便會末後句。會得末後句,便會最初句。最初末後,拈放一邊。百丈野狐話作麼生會?」師曰:「入戶已知來見解,何須更舉轢中泥?」心曰:「新長老死在上座手裡也。」師曰:「語言雖有異,至理且無差。」心曰:「如何是無差底事?」師曰:「不扣黃龍角,焉知頷下珠?」心便打。初住岳麓,開堂日,僧問:「德山棒,臨濟喝,今日請師為拈掇。」師曰:「蘇嚕囌嚕。」曰:「蘇嚕囌嚕,還有西來意也無?」師曰:「蘇嚕囌嚕。」由是叢林呼為才蘇嚕。後遷龍牙,因欽宗皇帝登位,眾官請上堂。祝聖已,就座,拈拄杖卓一下曰:「朝奉疏中道,本來奧境,諸佛妙場,適來拄杖子已為諸人說了也。於斯悟去,理無不顯,事無不周。如或未然,不免別通個消息。舜日重明四海清,滿天和氣樂昇平。延祥拄杖生歡喜,擲地山呼萬歲聲。」擲拄杖,下座。上堂,彈指一下曰:「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若也見得行得,健即經行困即歇。若也不會,兩個鸕鷀扛個鱉。」上堂,舉死心和尚小參曰:「若論此事,如人家有三子。第一子聰明智慧,孝養父母,接待往來,主掌家業。第二子凶頑狡猾,貪淫嗜酒,倒街臥巷,破壞家業。第三子盲聾瘖啞,菽麥不分,是事不能,只會吃飯。三人中黃龍要選一人用,更有四句:『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中常死,活中常活。』將此四句,驗天下衲僧。」師曰:「喚甚麼作四句,三人姓甚名誰?若也識得,與黃龍把手並行,更無纖毫間隔。如或未然,不免借水獻華去也。三人共體用非用,四句同音空不空。欲識三人並四句,金烏初出一團紅。」師居龍牙十三載,以清苦蒞眾,衲子敬畏。大帥席公震遷住雲溪,經四稔。紹興戊午八月望,俄集眾付寺事。仍書偈曰:「戊午中秋之日,出家住持事畢。臨行自己尚無,有甚虛空可覓?」其垂訓如常。二十三日,再集眾,示問曰:「涅槃生死,盡是空華。佛及眾生,並為增語。汝等諸人,合作麼生?」眾皆下語不契。師喝曰:「苦!苦!」復曰:「白雲湧地,明月當天。」言訖囅然而逝。火浴獲設利五色,並靈骨塔於寺之西北隅。
上篇:南華知昺禪師 | 下篇:蓬萊卿禪師 |
(雜語)舊苦也。智度論十九曰:新苦為樂,故苦為苦。如初坐時樂,久則生苦。初行立臥亦樂,久亦為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