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翻譯名義集 > 正文
【尼薩耆】 出要律儀,舊翻舍墮。聲論:尼翻為盡,薩耆為舍。四分:僧有百二十種,分取三十。因財事生,犯貪慢...(雜語)於佛法僧之三寶,恭敬供養,則生無量之福分,故曰敬田。優婆塞戒經三謂為:功德田。三福田之一。止觀十下曰...【學制立】 p1381 瑜伽六十九卷一頁云:復次略由五處,應知學制立為最甚深。一、自在故,二、不自在故,三、顯現尸...佛的德號,因佛是三界中的眾生所共同尊重的人。...(術語)梵語曰母陀Mṛta,又曰末刺諵Maraṇa,壽暖識之三法舍離名為死。梵語雜名曰:死,母陀。俱舍論五曰:壽暖及...四法印之一,因實相是無始以來佛佛相傳的印璽,故名實相印。一切的小乘經皆以三法印印之,一切的大乘經即以此實相印...密教表示如來攝召之德之真言。亦為迎請聖眾或各部諸尊降臨修法壇所誦之真言。又作如來鉤、金剛鉤。即:南麼三曼多勃...指教化六道之六種觀世音菩薩,即大悲、大慈、師子無畏、大光普照、天人丈夫、大梵深遠等。據摩訶止觀卷二載,大悲觀...(術語)軌範儀則也。玄義三下曰: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軌儀。...梵語 pratide?anīya,巴利語 pātidesanīya。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又作波羅底提舍尼、波胝提舍尼、...凡五卷。南宋慧然、蘊聞、道先等編。略稱大慧普說。乃編錄大慧普覺禪師宗杲普說宋代諸禪匠之宗旨而成。首卷載諸人之...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
無論是什麼樣的功夫淺深,衹要信願持名感通彌陀願力成就,身後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衹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永...
通則觀其所禮 一個人發達了,要看他是否還謙虛謹慎、彬彬有禮、遵守規則。 貴則觀其所進 一個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1、【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一個人,假如連父母都不孝,縱使每天三炷香也是沒用的,神明也不會保佑。 2、【兄弟不和...
什麼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說我皈依沒吃素,能不能皈依? 在印度佛住世時,乃至經典所講的吃素叫持齋,它不叫吃素,叫...萬法一體,人我同源,經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隨喜行十善者,讚歎十善法,共成四十種善。 愚者只知自作,缺同...
我們總是在向外索求,從不想對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道而行之,不停地想我能為別人做點什麼?我能為環境做點什麼?...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願望。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聽從徐福的挑唆,派童男、童女數千人隨...
戒為無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須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為魔業。所以一定要去受佛戒,居士修行要受三皈五戒,受戒的時...
康僧會
【翻譯名義集】
【康僧會】康居國大丞相之長子。世居印度,年未齒學,俱喪二親。至性篤孝,服畢入道。厲行清高,弘雅有量。解通三藏,慧貫五明。辯於樞機,頗屬文翰。以吳初染佛法,大化未全,欲使江左興立圖寺。赤烏四年,仗錫建康,楊都譯經。
上篇:維只難 | 下篇:竺曇摩羅察 |
(一)原始佛教以來,佛教以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為構成一切萬物存在之要素。其中地、水、火、風等四大為生成...
尼薩耆
敬田
學制立
三界尊
死
實相印
召請方便真言
六觀音
軌儀
波羅提提舍尼
大慧普覺禪師普說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往生淨土後為什麼能得到不退轉

古人教你怎樣識人不走眼
林則徐:十無益格言

皈依佛門有條件限制嗎
聖一法師《什麼是隨喜功德》

我能為社會做點什麼

人們為什麼會懼怕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