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翻譯名義集 > 正文
位於四川大渡河與岷江交會處。附近有凌雲山勝境,該山位於岷江東岸,又稱九頂山,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山有九峰,皆清...菩薩修行之位次。即種性住、解行住、淨心住、行道跡住、決定住、究竟住。出於菩薩地持論卷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六...指二種出世聖者之智慧。有下列六種:(一)盡智與無生智。(一)盡智,乃斷盡一切煩惱得入無學位之無漏智慧。(二)無生智...(雜名)印度劄記上曰:唐宋之世,中土請經求法之僧,踵趾相錯,至今相沿稱華人曰唐生。...【廣說戒】 p1323 瑜伽八十三卷八頁云:復次廣說戒者:中嗢柁南曰:尸羅、法、殺生、具戒等,廣說。言尸羅者:謂能...梵語 moha, mūdha。又作癡。愚癡之意。為心所(心之作用)之名。謂愚昧無知,不明事理之精神作用。俱舍宗視為大煩...(經名)五卷,趙宋施護譯。大集會正法,以本經所說之法得名。佛在靈山,為普勇菩薩說之。次折伏尼犍外道。...大乘菩薩之修行,從初發菩提心至佛果之間,可分成各種階段,較常見者有十信位(十信心)、十住位(十心住)、十行位...(術語)四種禪之一。謂二乘之人及外道觀無我之性,無常,不淨之相等。...【無願三摩地】 p1074 此菩薩所修。瑜伽四十五卷十七頁云:云何菩薩無願三摩地?謂諸菩薩、卽等隨觀離言自性所有諸...為華嚴經疏卷二十所舉之三種神通力。即:(一)報得通力,三界諸天皆有五種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雖勝劣不同,俱能...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第一,知道如何面對逆境。 逆境帶來的痛苦包括兩方面,一是事件本身產生的痛苦,二是因無法接受現實帶來的痛苦。為...佛陀在印度波羅奈國的時候,有一病比丘害了肚痛腹瀉之病,在床上輾轉呻吟。這時,一名叫蘇卑的優婆夷前往探病,她在...我們看佛陀對末法時代的一個預言。下一段。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諸佛與眾生的互動不是單方面的,我們看到佛陀在因地的時候,都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但事實上在真...黃檗希運禪師有一個學生,這個人就是在唐宣宗時做過宰相的裴休。 裴相國鎮宛陵,建大禪苑,請黃檗說法。由於黃檗酷...到底飲食有怎樣的力量,竟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和身體。如果想要做一個品味優雅的人,消除身上的異味是必要的,它不僅影...過去,有一位宰相過世時,兒子年紀還很小;宰相去世後,家中沒有任何收入,所留下的家產很快就花用殆盡。坐吃山空的...佛門中關於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觀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種。但是要注意的是,佛門中的觀呼吸是觀出入息,也就是梵語中的...
九喻
【翻譯名義集】
【九喻】方等如來藏經,佛為金剛藏菩薩,說一法九喻,具有十文。經云: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諸煩惱中,有佛智眼,有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下有九翻長行偈頌(寶性論,佛性論,具釋,圭山疏引,今略錄示)。一偈云,譬如萎變華(論云:貪煩惱亦爾,初樂後不樂),其華未開敷,天眼者觀見,如來身無染(此法身體)。二雲,譬如岩樹蜜(說一味法),無量蜂圍繞(論云:群蜂為成蜜,嗔心嚙諸人),善方便取者,先除彼眾蜂。三雲,譬如彼粳糧(說種種法),糠鋮未除蕩(論云:如是癡心纏,不見內堅實),貧者猶賤之,謂為可棄物。四雲,如金在不淨(真如不變),隱沒莫能見(論云:增上貪瞋癡。圭山云:上三種子,今喻粗顯現行,發身口意,造一切業,故云增上),天眼者乃見,即以告眾人。五雲,譬如貧人家(根本無明無覆無記,未有愛惡之相,名無明住地),內有珍寶藏(法身為萬德所依),王既不知見,寶復不能言。六雲,譬如庵羅果(此喻見惑),內實不毀壞(報化身佛性),種之於大地,必成大樹王。七雲,譬如持金像(出纏法身),行詣於他方,裹以穢弊物(此喻思惑),棄之於曠野。八雲,譬如貧女人,色貌甚丑陋(喻八不淨地垢),而懷貴相子,當為轉輪王(喻成報身)。九雲,譬如大冶鑄,無量真金像(喻成化身),愚者自外觀,但見焦黑土(八九十淨地諸垢)。又魏譯金剛云: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彌勒頌曰:見相及於識,器身受用事;過去現在法,亦觀未來世。論釋曰:譬如星宿,為日所映,有而不現。能見心法,亦復如是(此譬見分)。又如目有翳,則見毛輪等色,觀有為法,亦復如是,以顛倒見故(此譬相分,大雲釋曰:此喻若執在意,見實我法,此翳配在第七,以常行故。圭山云:既在第七,即知是見分。毛輪喻我法,我法即第七家,相分是第八也)。又如燈,識亦如是,依止貪愛法住故(此喻識體)。又如幻,所依住處,亦復如是,以器世間種種差別,無一體實故(此譬器)。又如露,身亦如是,以少時生故(此譬身)。又如泡,所受用事亦如是,以受想因三法不定故(此喻受用事故)。又如夢,過去法亦如是,以惟念故(此喻過去法)。又如電,現在法亦如是,以剎那不住故(譬現在法)。又如雲,未來法亦如是,以於子時阿梨耶識,為一切法為種子根本故(此譬未來)。
上篇:八筏 | 下篇:十寶 |
所知境者略有六種,一迷亂、二迷亂所依、三不迷亂所依、四迷亂不迷亂、五不迷亂、六不迷亂等流。迷亂者,謂能取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