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一卷十三頁云:義者:略有二種。一者、總義,二者、別義。由四種相,當說總義。一者、引了義經故,二者、分別事究竟故,三者、行故。四者、果故。行復二種。一者、邪行,二者、正行。果亦二種。一者、正行果,二者、邪行果。由四種相、當說別義。一者、分別差別名,二者、分別自體相,三者、訓釋言詞,四者、義門差別。訓釋言詞、復由五種方便。一、由相故,二、由自性故,三、由業故,四、由法故,五、由因果故。義門差別,當知復由五相。一者、自性差別故,二者、界差別故,三者、時差別故,四者、位差別故,五者,補特伽羅差別故。此中自性差別者:謂色自性,有十色處差別。受自性,有三受差別。想自性,有六想差別。行自性,有三行差別。識自性,有六識差別。如是等類,當知諸法自性差別。界差別者:謂欲界差別故,色界差別故,無色界差別故。時差別者:謂過去時差別故,未來時差別故,現在時差別故。位差別者:當知有二十五種分位差別。謂下、中、上三位差別故,苦,樂,不苦不樂三位差別故,善、不善、無記三位差別故,聞思修三位差別故。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三位差別故,內、外、二位差別故。所取、能取、二位差別故。所治、能治、二位差別故,現前、不現前、二位差別故,因、果、二位差別故。補特伽羅差別者:如前所說二十七種補特伽羅,應知差別。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只有大願而沒有實行。有願有行,才能修得道果,若是只有願而無行,那是不能證得道果的。...指五通仙人所說,乃「五人說經」之一。宣說佛教之經典者有五種人,仙人為其中之一,稱為仙人說,即五通仙人從佛入道...(人名)Bhārgava,仙人名。譯曰瓦師。佛出家,始到此仙人處。見佛本行集經二十。...梵語 sādhanābhāsa。因明用語。「真能立」之對稱。為因明八門之第三門。因明之論式正當而無錯誤時,稱為真能立;...(名數)一糞掃衣,二乞食,三樹下坐,四身心寂靜。又名四良藥,與行四依及四聖種大意同。南山業疏三下曰:涅槃具顯...【義無礙解】 p1239 如四無礙解中說。 二解 雜集論十四卷二頁云:義無礙解者:謂於諸相及意趣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為阿彌陀佛於過去世出家為法藏比丘前之俗名。據無量壽經記卷上載,龍珍王入山修道,號法藏,住於山南;有二女緣波那...【四靜慮】 p0410 俱舍論二十八卷一頁云:且諸定內靜慮云何?頌曰:靜慮四各二,於中生已說。定謂善一境,並伴五蘊...(羅漢)Cūḍapanthaka,十六羅漢中第十六尊者之名。...子題:從生偷蘭三品、自性偷蘭三品、獨頭偷蘭、上品自性偷蘭、中品自性偷蘭、下品自性偷蘭、上品從生偷蘭、中品從生...【鬼辯婆羅門】 p0909 西域記八卷九頁云:建擊犍椎窣堵波北、有故基,昔鬼辯婆羅門所居處也。初此城中、有婆羅...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玄沙師備禪師開示大眾說道:諸方長老大德,常以弘法利生為家業,如果說法的時候碰到盲、聾、啞這三種人,要怎麼去接...當我們知道生命的因緣,是由心力創造出來的,那麼心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唯識學上說: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既然來學佛法,入哪個法門,起哪個行門,這是大有...處眾能伏說,遠離二雜染,無護無忘失,攝御眾歸禮。 這講到佛陀調御眾生的方法。 那麼佛陀是怎麼樣來統理大眾呢?統...我們要念好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避免和改正。 念佛最忌諱的首先是精神渙散。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尊貴殊勝的毗婆尸佛示現涅槃,像法流布之時,宿具善根福德之人,雖不見佛,仍得皈敬三寶、勉力修行。日月德長者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我們的神識借助著父母的緣來投胎;然後死亡的時候,我們這個神識離開四大假合的軀體;又受著業...一、始於立心 立心就是立志,立下志向,心也就有了方向。王陽明有句話,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秦朝末年,民不聊...
二種義
【法相辭典】
【二種義】 p0023
上篇:二種名 | 下篇:二種論 |
(雜名)佛唇如頻婆果之赤好也。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唇色赤好,如頻婆果。廣弘明集十三曰:果唇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