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八卷五頁云:復次於諸諦中,略有二種現觀。一、智現觀,二、斷現觀。智現觀者:謂隨次第,於諸諦中,別相智生。斷現觀者:謂隨次第無倒智生,為依止故;證得所有煩惱斷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梵語 nirvid。心所之名。為「欣」之對稱。即嫌惡生存現象諸苦之無量過患而欲出離之善的精神作用。大毗婆沙論卷二十...梵名Vai?ālī。古代中印度國名。又為都城之稱。系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六大城之一。又作吠舍離、毗耶離、毘舍離、...禪林用語。原意為模擬嬰兒言語不清楚之狀態;轉喻如來言行之不偏不黨。系比喻南本涅槃經卷十八所載嬰兒行之一種用語...【一切有情是如來藏等】 p0017 佛地經論三卷十七頁云:又淨法界,若無差別一切種淨;則名一切如來法身。亦名如...(術語)Kumāra-bhūta,又作鳩摩羅浮地,鳩摩羅浮多地。譯曰童子地、童真地、童相地等。通為菩薩地之總稱,別稱初...【俱成熟】 p0926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四頁云:俱成熟者:謂具二種;若自成熟,若勸請他、令其成熟。...隱藏自己身形之法,即隱身術。據龍樹菩薩傳載,龍樹未出家前,曾學隱身法,入國王之後宮侵凌侍女;其法系以七十種藥...梵名 Mrti。音譯沒[口*栗]底。又作閻(焰)摩天妃、死王。然於密教各經典、儀軌中所載之死後與閻摩後之異同,古來有...(人名)或云檀貳迦,或云但尼迦,或云達膩迦,或云陀尼迦。善見律云:檀尼迦是名,此比丘是瓦作家子。善見和泥作屋...復次總約一切無漏業無有差別所有障礙隨順體性,如其次第建立曲穢濁等諸染污業,淨牟尼等諸清淨業。曲業者,若身語意...(一)即天台宗所立三觀之一,與「空觀」、「假觀」相對稱。(參閱「一心三觀」23) (二)指三論宗中「八不中道」之理...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與欲是學佛修行中兩個很大的障礙,尤其是邪淫,嚴重損耗福報、折損才智,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經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復多錢財。舉世人間,無不稱嘆。時有愚人,見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爾者,...
(一) 禪宗一法,本來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沒有公案可參。到了後來,學禪的人根基越來越淺薄,要契入禪門,要直指...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但說的是外道的道理,表面像佛教,實際上是外道。他身穿如來袈...1、兒時,小男孩家很窮,吃飯時,飯常常不夠吃,母親就把自己碗裡的飯分給孩子吃。母親說,孩子們,快吃吧,我不餓...
《廣論》上說,菩薩能夠不顧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資具,包括財物、飲食、衣服、臥具等。面對資具菩薩必須有兩個心態:第...
近代高僧說,身為有情眾生,每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雖然有時也會起顛倒,造了很多罪業使令自己痛苦,但是想要離苦得...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世事生生息息,福禍相生。老子早就有過事物都可以相互轉化的說法:有無...
二種現觀
【法相辭典】
【二種現觀】 p0025
上篇:二種真如 | 下篇:二種空住 |
(雜語)事法之業務也。又佛法上之業務也。華嚴經八十曰:普解世間諸法務。唐僧傳(慧皓傳)曰:既達成都,大弘法務...
厭
吠舍釐
婆婆和和
一切有情是如來藏等
鳩摩羅伽地
俱成熟
隱形法
死後
檀尼迦
施業
中觀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淫慾心的對治方法

百喻經·認人為兄喻

趙州公案「無門關」

附佛外道與神通
一位母親一生中撒的8個謊言

功德是被自己的後悔心破壞的

淨土宗與諸宗所不共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