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五淨居也。瑜伽十四卷十七頁云: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生地差別。一、下品靜慮果生地。二、中品靜慮果生地。三、上品靜慮果生地。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說善財童子所參善知識五十三人中第三善住比丘(梵 Su-pratisthita)之住處。以該國位於濱海之地,...(儀式)為死者修功德也。...為對於大藏經中所收小乘部經典之統稱。原為佛陀所說教法之總稱,大乘佛教於西曆紀元前後興起,遂有大乘經典之成立;...(術語)總稱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也。菩提心論明三種之菩提心。而密教之菩提心謂之三摩地菩...【施非聖果亦有無量】 p0860 俱舍論十八卷十三頁云:如契經說:施預流向,其果無量。施預流果,果量更增。乃至...亦名:失受法 子題:決意棄舍失受、舍戒失受、舍命失受、任運失受、轉變失受、遇緣觸失受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明...(職位)又曰兩班。朝廷之制有文武兩班,禪林擬之於住持之下設東西兩班。長於學德者歸西序,謂之頭首。通於世法者歸...燃於佛像前,晝夜長明不熄之燈。又作續明燈、無盡燈、常夜燈、長命燈、常明燈。燃燈原為供佛之用,而佛乃獲得大覺悟...(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讚少欲知足,呵惡比丘之三種不善思惟。...於佛、菩薩之法身所立之理法身、智法身二種;在諸經論中,其種類及名稱有下列數種: (一)據華嚴經疏卷十、金光明經...即以蛇、繩、麻三種,比喻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之義。喻執著有實我實法之遍計所執,是為見繩為蛇之...(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
佛陀早就講過,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無常才是這個世界永恆的真相。 佛教的一個基本理論就是諸行無常,這是佛教三...
釋迦牟尼佛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中說,在末法時期法欲滅時,我們修行人要想有成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必須...
夫業系受身,未免形累,稟父母之遺體,假眾緣而共成。雖乃四大扶持,常相違背,無常老病,不與人期,朝存夕亡,剎那...即使有再恩愛的夫妻,再美滿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對你的死亡也絲毫幫不上忙,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你死去。 在黃泉路...
但淨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從一個無相的心性當中,重新出發,可以說是從空出假。所以修淨土宗的人,你心中一定要有...
或問參禪得悟者相望於冊,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聞也?噫!蓋有之矣,子未之見也。且參禪人得理之後,終不嘵嘵以自鳴...僑薩羅國的國王有一種特別的興趣──喜歡玩劍。 因為當時僑薩羅國很強盛,所以很多小國家都會進貢,而想跟國王交往...
現在我想談談參禪的目的和參禪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師道出禪宗的宗旨: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可知參禪的目的是明心...
五種雜修第四靜慮者生地差別
【法相辭典】
【五種雜修第四靜慮者生地差別】 p0292
上篇:五種能圓滿解脫厭離所對治法 | 下篇:五種修觀行者意樂方便皆悉具足 |
【唯識三性觀】 即就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行唯識的觀法。此又作三性觀行、唯識觀。為顯唯識之實性...
海岸國
追修
阿含部
三摩地法
施非聖果亦有無量
食失受法
兩序
長明燈
略教誡經
二種法身
蛇繩麻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透視愛情的無常

學佛人要閉是非之嘴,開念佛之口

溈山禪師警策文
再恩愛的夫妻對死亡也無能為力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兩個相狀

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無幾呢
心中無「誠」,損失的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