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七卷十四頁云:齊何當言身念住,乃至法念住,圓滿耶?答:由二緣故,當知圓滿。一、分別所緣。二、善根增。分別所緣者:謂若時,能以剎那極微分析所緣,或唯以剎那分析所緣。善根增者:謂依下生中,依中生上。齊此應知念住圓滿。有說:由轉加行,應知圓滿。謂瑜伽師,先分別身。分別身已;轉身覺慧,次分別受。分別受已;轉受覺慧,次分別心。分別心已;轉心覺慧,分別於法。譬如農夫,引水溉田,初畦滿已;引溉第二。第二滿已;引溉第三。第三滿已;引溉第四。此亦如是。有說:齊怨害相成,應知圓滿。怨害相有二種。一、令不憙樂。二、令生瞋恚。此中但說令不憙樂,名怨害相。謂瑜伽師,分別身已;便於身不生憙樂,而憙樂受等。分別受已;復於受不生憙樂,而憙樂心等。分別心已;復於心不生憙樂,而憙樂於法。分別法已;便於一切境界,不生憙樂。應知爾時念住圓滿。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指佛菩薩誓願救度沉溺於生死海中一切眾生之本願,如阿彌陀佛所發之四十八願。此類大願能度生死海中之眾生達於涅槃彼...【精進能辦自義他義俱義】 p1274 瑜伽九十四卷九頁云:此精進者、於諸善法,未證能證。無退失時,能辦自義他義俱義...【離言中道】 為『言詮中道』的對稱。唯識宗立二重中道,其中,就言詮而論中道之旨者,稱為言詮中道,亦即於世俗門...(雜名)開悟之人所住之國土。剎為梵語國土之義。圓覺經曰: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梵名 Bhadrakalpika-sūtra。凡八卷(或七卷、十卷、十三卷)。又稱颰陀劫三昧經、賢劫定意經。梵文原典已佚,現存...(1611~1659)明代曹洞宗僧。又作函可。惠州博羅(位於廣東)人,俗姓韓。字祖心,號剩人。才華超絕,早歲習儒,性...指僧侶之喪服。禪林中,凡遇住持等德高之老僧入寂,其法眷(同修)或小師(弟子)皆須各隨身份,穿著定製之喪服。據...天台宗判釋教相之用語。(一)當分,謂於藏、通、別、圓等四教各有其當分之教、行、理,亦即就諸經之當意而判其教意,...(譬喻)煩惱自四面群起而攻擊身心,故名為陣。止觀五曰:此金剛觀割煩惱陣,此牢強足越生死野。...【若那】 秦言智。智與於慧,有異有同。言其異者,如肇師云:決定審理謂之智,造心分別謂之慧。分別則從因立名...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古人說: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今社會,雖不說物慾橫流,但可說是人被物牽著鼻子走。有人為財,貪污受賂,聲敗名裂...業感緣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積極斷惡修善的價值之外,另外還建立一種趨向涅槃的價值。當開始趨向涅槃的價值時,已...一個居士說:師父,我發願誦1000部《地藏經》,迴向給我的事業,希望調一下工作崗位,您說行不行?師父表示讚歎。過...見濁即見解上的濁亂,即五種見解上的濁亂。 第一是身見, 這是與生俱來的我執,執著這個身體是真實的。一切都要為我...有一種人虛心太過分了,總說我們這樣的凡人,還不及天界的人,哪裡就夠得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呢?我們念佛,不過想消...一天中午,法堂裡坐了二百多人聽我開示,結束後,大家要求照集體相。此時,一位年齡約30歲的女子說有問題要問,我趕...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義就有邪惡。 曾經,佛陀也遇到迫害,何況我們凡夫。據佛經說,當年,佛陀提倡平等,反對種姓...大乘菩薩發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為基礎,以方便為究竟。《華嚴經》云:發菩提心者,所謂發大悲心。《大毗盧遮那成...
四念住圓滿
【法相辭典】
【四念住圓滿】 p0449
上篇:四聖諦次第 | 下篇:四念住次第 |
(堂塔)在河南洛陽龍門山之西崖。大佛龕也。為北魏宣武帝時所造,唐貞觀十五年魏王泰為長孫皇后修之。因更磨崖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