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一卷九頁云:四聖語者,謂不見,言不見;不聞,言不聞;不覺,言不覺;不知,言不知。問:何故復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四聖語,謂不見,言不見,乃至廣說。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今欲分別,故作斯論。云何不見言不見聖語?答:不見,義如前釋。若有於所不見,不見想轉,他問言汝於是事曾見不?彼不自為,不為他,不為名利,即時如實不覆此想、此忍、此欲,答言不見,是名不見言不見聖語。復有此類,於見不見想轉而言不見成聖語。問:何故復說此耶?答:為顯希有事故,如說頗有於見言不見,亦如於不見言不見,成聖語耶?答:有。謂如有一於所見事不見想轉,他問言:汝於是事曾見不?彼不自為,不為他,不為名利,即時如實不覆此想、此忍、此欲,答言:不見。彼於爾時如於不見言不見成聖語,是亦名為不見言不見聖語。如廣說不見言不見聖語,如是不聞言不聞,不覺言不覺,不知言不知,聖語廣說亦爾。復有四聖語,謂見言見,聞言聞,覺言覺,知言知,云何見言見聖語?答:見義如前釋。若有於所見事見想轉,他問言:汝於是事曾見不?彼不自為,不為他,不為名利,即時如實不覆此想、此忍、此欲,答言:我見。是名見言見聖語。復有此類,於不見見想轉,而言見成聖語。問:何故復說此耶?答:為顯希有事故。如說頗有於不見言見,亦如於見言見成聖語耶?答:有。謂如有一於所不見事見想轉,他問言:汝於是事曾見不?彼不自為,不為他,不為名利,即時如實不覆此想、此忍、此欲,答言:我見。彼於爾時如於見言見成聖語,是亦名為見言見聖語。如廣說見言見聖語,如是聞言聞,覺言覺,知言知聖語,廣說亦爾。問:如是所說,便有八聖語,或十六,何故但說四耶?答:以所依事唯有四故。謂一切聖語皆依見、聞、覺、知事起,故唯說四。復次,略故說四,廣則有八或十六。復次,總故說四,別則有八或十六。如總、別如是:不分別、分別,不遍言、遍言,無異言、有異言,頓說、漸說,應知亦爾。問:聖語以何為自性?答:實語為自性。問:何故此語名聖耶?答:以善故名聖。復次,於聖者相續中現前,故名聖。復次,聖者所成就,故名聖。復次,聖者所說,故名聖。復次,聖者由此得聖名,故名聖。集異門說何故名聖?答:由此能引可愛、可憙、可樂、悅意、如意果,故名聖,此顯等流果。復次,由此能招可愛、可憙、可樂、悅意、如意異熟,故名聖,此顯異熟果。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謂有相為空性,而空性亦為有相也。般若心經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曰:色色空為二,色...謂正直之信念。系相對於邪信而言,即指虔信佛所說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諸異道而稍生疑念。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一)梵語 svāhā。音譯為僧莎訶、娑婆訶、薩婆訶、蘇婆訶、娑縛賀、僧婆訶。意譯作究竟、圓滿、成就、吉祥、息災、...(一)佛土之敬稱。剎,梵語為 ksetra,意為土田,如大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等皆謂佛土有七寶莊嚴,故稱寶剎。亦有稱...(雜名)乾闥婆城之異名。蜃氣樓也。乾闥婆為八部眾之一,鬼神之類,故名鬼。...三業為身、口、意三處之所作,四威儀為行、住、坐、臥之儀表。三業四威儀乃泛指一切所作。 p640...【十住】 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此為第一至第十位。此心安全於般若空理,曰住。這十住是:一、發心住:此位...禪宗公案名。又作開士悟水因。本則公案記述跋陀婆羅與十六開士(菩薩)沐浴時,因水悟道之因緣。碧岩錄第七十八則(...(一)西藏名 Chos-kyi rgya-mo savs-rgyas rnam-par snav-mdsad-kyis byav-chub sems-dpahi sems-kyi gnas b?ad-pa ...【空性異門】 p0789 辯中邊論上卷六頁云:所知空性異門云何?頌曰:略說空異門,謂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性、...(印相)左右兩手於掌內交叉為縛,豎兩方之中指使相交而染著。見瑜祇經愛染王心品。...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師,是濟川趙氏之子。最初在泰山靈岩寺披剃出家,因為聽說清涼山的種種勝境,於是帶了簡單的行囊缽...禪人真遇,生長盧陵,棄妻子出家,樂遠離行,志向名山,參訪知識。幻人以幻業遷訛至嶺海,禪人因得來參。頃辭往普陀...事物總是相對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會有它們好的一面,也會有它們不好的一面,所以關鍵的問題是要看人怎樣去對待,...有一隻血統純良的狼犬,年輕的時候,長得英挺雄勁,深得主人的喜愛,陪著主人打獵,照顧主人門戶,倒也建立不少功勞...無論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諦為根本, 如佛經裡面講,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修行學佛必須了解人生是苦,假使沒...茲據淨土三經及祖師之釋,略明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一、住立空中的佛。《觀經》第七觀云: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釋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釋迦牟尼」是梵語,「釋迦」翻譯成中文就叫「能仁」。怎麼叫能仁呢?就是...我們透過這三福來看,佛法是非常圓融的,它能夠把世間的善法融合進來,把大乘佛法修福的內容整合起來。如果一個念佛...
四聖語
【法相辭典】
【四聖語】 p0408
上篇:四聖言 | 下篇:四聖諦 |
【觀色乃至識非有顯現及虛偽不實顯現】 p1472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頁云:問:世尊依何密意,說色乃至識、如理觀故,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