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苦才能離苦

無論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諦為根本,

如佛經裡面講,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修行學佛必須了解人生是苦,假使沒有真正地體悟,知見不落實,功夫自然用不上。知道人生是苦,所以就要離苦。離苦,不是等到未來,而是現在就能離苦。

知苦以斷集 因地努力

苦不一定是壞事情。北俱盧洲的人因為沒有苦,所以沒有佛法。佛法在人間,是最真實的。人道苦樂參半,有苦也有樂。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無論是壽夭窮通、智愚美丑,都是過去的因所感的果。所以,假使沒有智慧、這一生很貧窮,也不要怪東怪西,認為家庭不好、社會不好,怨天尤人,其實一切都是自己所種的因。

對於苦有正確的認知,就能吃苦了苦。舉例來說,來山上打禪七,坐在這裡兩腿又酸又麻又痛,住也住不好,感覺實在很苦惱……但是假使明白這些道理了,認為:「我是來打禪七的,不是來享受的,只要有地方遮風蔽雨就不錯了,更何況茶到手、飯到口,真正是自己的大福報!」這麼一想,馬上就把煩惱化掉了,所有一切都是靠我們這一念心。所以,知見很重要,吃苦就能了苦。

進一步思惟:「我這一點苦算什麼?無始以來都在六道當中輪迴,地獄、餓鬼、畜生更是苦,我們現在吃苦就了苦,長痛不如短痛。」這就是知苦,這樣心就安定下來了。

一般人平常一動念頭,就是名利財色,拚命想賺錢、想發財……這些念頭始終沒有完、沒有了。來山上打禪七,心靜下來了,才了解這些都是妄想,思想太多、太複雜了,這就是苦的因。

人的苦,多半是由妄想產生出來的。禪宗祖師告訴我們:「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這念心要有善法、要有智慧、要有定力,要想就想、不想就不想,這念心要能作主。想了以後,要把能想這個心收回來,歸還原點,這就是智慧、這就是定力。要悟到這念心,就要修禪定,這念心要能作主。

凡夫眾生都是被自己的心念所蒙蔽、所控制,修行學佛就要控制自己的心。怎麼控制?就是要作主。打坐的時候,這念心沒有時間、空間,超然物外,所以打坐雖然是苦,但吃苦就能了苦,了苦就能增加自己的福德,先苦後甜。現在雖然苦,但契悟了這念心,無量劫的生死、苦惱,一下就了了。從這個角度想,自然甘之如飴。

勤修四諦法 速離生死

佛法告訴我們,眾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佛說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對治我們這些苦。心清淨了、心定了,坐在這裡一念不生,五蘊就變成五種智慧了,四大就變成清淨四大了。所以,修行學佛就是轉識成智,打禪七就是脫胎換骨,真正是如此的。

苦,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現在的。由於過去造的苦因,招感今生的苦果;如果今生種了苦因,又招感未來的苦果。「集」,就是招感性。苦從何來?是集,集就是因,集合過去生中所造的善善惡惡,乃至於現在所造的善善惡惡。集了這些因,將來就會感果──集合善因善業,將來就是善報;集合惡因惡業,就得惡果,這是絕對的真理。

種了善因,將來就是人天果報,這是種善因、得善果。但是福報享盡了,又要受輪迴,怎麼辦呢?真正安身立命的地方、真正的避風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涅槃、就是滅諦。什麼是「涅槃」?「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不滅,叫作「涅槃」。不生,就是煩惱不生;不滅,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煩惱不生,本心自然就不滅。

如何達到這個境界?把平時所有的煩惱、所有的妄想,檢討一下、反省一下,把它轉過來,轉識成智了,這個心境就稱之為涅槃。要想達到菩提涅槃的境界,現在就要修道。明白這一念心,道就現前了,繼續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在這念心上返照、檢討、反省,就能轉識成智,這念心就能超凡入聖。能夠掌握住這念心了,作學問也能成就,作事業也能成就,修道也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