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為這個事情做了以後對我有好處,依止對自己有好處的動機做這件事情。當你度化這個眾生,這個眾生對你沒有好處的時候,你一定把他放棄掉,因為你一開始的動機,就是以一種好樂心去度化他。
但責任感不同。我對你有責任感,你對我好,我對你有責任感;你對我不好,我對你也有責任感:這責任感是超越好壞的,這叫大地。你看那個大地,你用乾淨的東西丟到大地,大地也是如如不動,也是荷負你,不論你怎麼樣,它就是不動。
所以菩提心是建立在責任感,而不是建立在彼此的感情,感情是變化的,靠不住的。這個地方叫地——不動,在不動當中生起它的責任感。
小乘的空觀,它對眾生是沒有責任感的。在經論上說:小乘的學者在空性的涅槃當中,其實他很清楚的知道,他過去的眷屬在三界流轉,受了很多痛苦的折磨,他很清楚。他的內心當中沒有悲憫心,因為他認為這不是我該度化的,他沒有這個責任感。
其實他不是不知道,他很清楚地知道,因為他內心當中的空裡面沒有大地。菩薩的空性當中有大地,他有「名利不可爭、義務不可辭」,他對弘揚佛法、度化眾生有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