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佛說業報差別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楞嚴咒修持儀軌...佛說咒時氣病經...佛說了本生死經...佛說婆羅門避死經...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卷第一(一名十千日光三昧定)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道引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城...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大三昧金剛真實...佛說兜調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國中有一婆羅門,名曰兜調,有子名曰谷。兜調為人急弊,...佛說未曾有經 後漢失譯人名出古舊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尊者...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佛說千佛因緣經佛說千佛因緣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千人...已申如實不空義 如如演說不取著 攝彼名句及文身 融歸一念成觀行 金剛者,喻現前一念心也。譬如金剛,體則無上至寶...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第一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給孤獨園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術語)心所名。相應於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驚覺而趣所緣之境之作用。俱舍論四曰:作意,謂能令心驚覺。成唯識論...謂演說闡明義理。又作宣揚。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大九·三五中):「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
當你發現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時你會想要出離,心會變得無動於衷並會尋求出離之道。出離心是來自於發現事物的本質,如...一、法無頓漸,人有利鈍 《六祖壇經》的第十六條說:善知識,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即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自...
智者依據《涅槃經》將佛說的一切經典在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即是三藏教,簡稱藏教。依據《四教儀》中說,三藏...
作為一個修道人,我們現在還不能達到無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念。知道自己當下,從事相上來說依於佛的教制在做什麼...
我們再往下看,觀法無我。前面在自我概念當中指的是能主宰的自我,這個地方指的是我們所主宰的法。這個我一定有一個...淨土法門之所以異於通途法門而被稱為特別法門或易行道者,蓋在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慈悲大願接引眾生,而眾生則以...
我家族從祖輩開始,男眾有一種共業,壽命都短。我沒有見過爺爺,據奶奶說,爺爺生前從事傳統手工印刷刻板工作,為寺...
禪堂裡是講心地法門,沒有什麼好講的,扯來扯去是消磨時光,悟道就在一剎那,一下子就開悟了,扯這麼多幹嘛?扯來扯...過去,佛陀曾在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於入城托缽的途中,在祠廟邊遇到一位內心起了貪念的比丘,佛陀告訴...
現在我用最簡單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下往生的保證。我們希求的就是臨終生到極樂世界,怎麼來達到往生呢?需要信願行三種...
佛陀在詮釋逼迫的時候,他是分成三個次第來詮釋。就是應該怎麼來修這個逼迫性呢?首先佛陀指示逼迫的相狀,叫示相轉...
我們講道,它有世間之道與出世間之道之分: 一、世間之道 (一)、世間之道最有代表的就是孔孟之道;我們今天研讀上...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唐中天竺沙門地婆訶羅
0:00 / 0:00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旃檀居士)
上篇:【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 下篇:【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 瑜伽師...
悲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註音版】佛說業報差別經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註音版】楞嚴咒修持儀軌
【註音版】佛說咒時氣病經
【註音版】佛說了本生死經
【註音版】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
佛說兜調經
佛說未曾有經
【註音版】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
佛說千佛因緣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觀心釋
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佛教詞典】作意
【佛教詞典】演暢

當心碰到外塵時,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聖嚴法師:自見本性,無有差別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不能達到無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念

為什麼法是無我的呢
往生既得不退轉

念佛消業障出家獲新生

一切不離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攝諸根得離苦

做到了這三點,我們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苦諦很重要,你一定要從痛苦中覺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