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頁云:由此差別者:謂由貪瞋癡所染污心,令彼差別。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軌即軌範,軌範也就是法的意思,法是人最好的軌範,能使人生起對一切事物領悟了解的心,叫做軌生物解。...謂五蘊。(一)堅固妄想,即色蘊。眾生之體、心、命等皆為妄想相之結合,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色身稱為堅固妄想。(二...梵語 nirmānaksetra。乃佛為初地以前菩薩、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現之國土。又作變化土、應化土、方便化土。系三土或...指禪林中收受書信之法。據禪苑清規卷六受書載,受書之法有三:(一)對尊宿之書信,須先薰香迎請,再遙向該尊宿居住之...指護持寺院之檀越。檀越乃梵語 dāna-pati 之音譯,即一般通稱之施主。(參閱「施主」3828) p2419...【善知世間】 p1142 瑜伽四十四卷十七頁云:云何菩薩善知世間?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世間,如實了知如是世間、極...(雜語)禪林之語。大眾一同退去也。...(故事)有華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蓋與最初見佛之華色為同人也,何則?彼為見佛化輪王,其活潑之狀與...【王可愛法】 p0379 瑜伽六十一卷十一頁云:云何名為王可愛法?大王當知,略有五種。諸王可愛可樂可欣可意之法。何...(術語)對於修成或修生之稱。謂本來固有之性德也。依性宗之談,則不論有情非情,其本性萬德圓滿,在聖不增,在凡亦...解與惑。解是智;惑是煩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
前面我們談到了禪宗的歷代祖師,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曰祖,那麼,行解相應就可以做祖師嗎? 行解相應的話,要...生命本需要凝視與傾聽,凝視朝來暮去,看興亡多少事;傾聽物語人聲,思聚散豈無憑! 生命本需要寧靜與淡泊,寧靜時...
雲居山近代也有這種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寬定的師父來到雲居山,他是浙江省寧波人,年紀只有二十五、六歲,...問: 師父,生活在紅塵俗世中的我們,不得不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負能量,尤其在現在這樣一個信息暢通的時代。所以,為...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已近2000年時間,除了變成中國最大的宗教流派,也令歷代不少信徒用石刻、泥塑、木雕等多種手段在...
慈舟老法師說,學佛從受戒開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不要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極樂淨土,也不要說了生死的話。但...某地有兩個朋友離家外出,他們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積攢些錢財,以便養家餬口。有一天,他們在半路上發現了一片繁茂...
父親生前不信佛,臨終非常苦,在醫院裡接受種種治療後,奄奄一息,整個人瘦得脫了形。嘴裡插著呼吸機,唇邊全爛了,...
由此差別
【法相辭典】
【由此差別】 p0523
上篇:由種種 | 下篇:由正思擇食於所食 |
(雜語)與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同。本來為眾生之真性,即佛性菩提也。...
軌生物解
五妄想
化土
受書
寺檀
善知世間
分散
華色為提婆所害
王可愛法
本有
解惑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一切業障皆由妄想而生
匆忙中我們失去了什麼

不可輕視外貌苦惱的修行人
如何才能不受到負能量的熏染

中國現存的古代大佛【組圖】

學佛從受戒開始,要勇爭上游
背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