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手機請用瀏覽器訪問:http://m.fodizi.tw
文庫首頁
隨機推薦
佛教故事
法師大德
佛教經文
佛教知識
佛教詞典
全部文章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阿彌陀佛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有覆無記
【法相辭典】
【有覆無記】 p0546
成唯識論五卷一頁云:障礙聖道,隱蔽自心,說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無記。
二解 集論二卷七頁云:有覆無記者:謂遍行意相應煩惱等,及色無色界系諸煩惱等。
上篇:
有對無對
下篇:
有為法見
網站郵箱
手機客戶端
推特
Line
WSA
Gmail
二維碼
臉書
掛缽
(雜語)粥飯了,掛缽於鉤也。因之禪僧止住於他寺曰掛缽。又曰掛搭,掛錫等。...
癡水
愚癡之煩惱,譬如濁水,故稱癡水。反之,清淨之智慧,譬如清水,稱為智水。楞嚴經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十方...
因陀羅網
梵語 indra-jāla。(一)又作天帝網、帝網。為帝釋天之寶網,乃莊嚴帝釋天宮殿之網。網之一一結皆附寶珠,其數無量,...
五種不女
(名數)五種不男之外,有五種不女:一螺,二筋,三鼓,四角,五脈。見大藏法數三十二。...
露幔
露出在堂塔外之幔幕。[法華經序品] p6883...
乳經
指華嚴經。天台宗以「五時八教」判立佛陀一代之教說,而於五時之中,分別以乳、酪等五味配於華嚴、鹿苑等五時之經,...
攝境從識體
法相宗所立四重出體之一。又作攝餘歸識體、攝境從心體。境,指色等之境;識,指心識。攝一切所緣之境,歸於能緣之心...
貫穿到邊際空性
【貫穿到邊際空性】 p1028 瑜伽八十卷五頁云:云何貫穿到邊際空性?謂由一種相。卽彼法無我智,如實顯現故。此中如...
趣向前行
【趣向前行】 p1326 瑜伽六十二卷二頁云:云何趣向前行?謂受僧祗,或復別人,諸衣服等所有利養,或請僧祇,及與別...
授職灌頂
(修法)密教之授職灌頂,如上所說二種灌頂中之傳教灌頂也。顯教於等覺菩薩說之。七卷楞伽經二曰:得此智已,知無境...
二種卻魔法
謂坐禪之人,正定未發,多有魔事,心生驚怖,破壞善根,若能端心正念,則魔自滅謝,故有二種卻魔之法。據修習止觀坐...
唱導
法會或齋會時,宣說教理以開導眾心。與演說、說教同義,然為一種較淺近之教導方法。又唱導係有關經典之講演說話,即...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
【母愛深似海】一次打獵的經歷
有一位老和尚給我講述了年輕時一次打獵的經歷: 一九七八年,他在四川松潘縣種植草藥,同時也打獵。有一天,他們一...
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
【問。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尚美觀耶。此土土古聖賢。如堯帝處茅茨。禹王卑宮室。顏回居陋巷。只貴其德。不重寶嚴...
夏吃生薑七大好處
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慾不振。鮮薑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粘膜,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並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
【推薦】
被人輕賤的前因後果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
心靈哲學小故事
禮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衊他。最後,佛陀轉身問那...
「從生至生」是什麼含義
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有這樣一段經文: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從生...
聖嚴法師:一切二邊,妄自斟酌
什麼是「二邊」?好、壞是二邊;你、我是二邊;眾生與佛陀、煩惱與菩提也是二邊;以及《六祖壇經》裡所舉的三十六對...
學佛人該有的心態和觀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吃穿等樣樣俱全,在佛法沒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經成就了。所謂的魔法,...
詞典首頁
法相辭典
大藏經
更多文章
【大安法師】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淨界法師】誰能保證臨終時不會有人來刺激你
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
【慈舟法師】人人只知有強冤家,而不知有軟冤家
晚上不睡叫耗傷陽氣,早上不起叫封殺陽氣
健康素食
地藏經
釋迦牟尼佛
普皆迴向
佛教智慧
念佛法門
學佛感應
斷除口業
佛法治病
大悲咒
對治慾望
增加福報
婚姻家庭
因果報應
無量壽經
藥師法門
佛學問答
阿彌陀佛
戒除邪淫
轉變念頭
淨界法師
星雲法師
印光大師
慧律法師
蓮池大師
靜波法師
廣欽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
來果老和尚
道證法師
證嚴法師
宏海法師
夢參法師
大安法師
如瑞法師
弘一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