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九卷十七頁云:若有諸業、已作,已增,已滅,名為過去。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亦非正作,而是當作,名為未來。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而是正作,正造,正為;名為現在。如是諸業,品類差別,復有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法受分別、復有四種。如前廣說。謂有法受、得現世樂,後苦異熟。乃至廣說。又此諸業、現法當來有益無益加行差別,如應當知。若所造業、依此方所;是名為處。若所造業、以有情數非有情數為所依事;是名為事。若所造業、以不善根,或以善根,為因緣起;是名為因。若所造業、感愛非愛過失功德相應諸果;是名異熟。如是略說一切時分,一切品類,一切分位,加行差別,一切方所,一切依處,一切因緣,一切過患,及與功德,於此一切、種類差別,皆如實知。是名如來自業智力。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二解 雜集論十四卷四頁云:自業智力者:謂於一切種自業智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以於一切種自業智無著無礙現行中,所有三摩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