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九卷一頁云:諸有此見:一切士夫補特伽羅,諸有所受,皆以自在變化為因。此非因計因戒禁取,見苦所斷。此非因計因戒禁取者:顯彼自性。見苦所斷者:顯彼對治。廣說如前。彼等起云何?謂有外道,或因不正尋思,或因得定,或因惡友,而起此見。如前應知。然諸法生,非因自在。漸次生故。謂諸世間,若因自在變化生者;則應一切俱時而生。彼因皆有;無能障礙令不生故。若謂自在更待餘因、方能生者;便非自在。如餘因故。若謂諸法皆從自在欲樂而生,故不頓起;自在欲樂,何不頓生。彼生欲樂自在恆有,無能障故。若謂自在更待餘因,方生欲樂;便非自在。又應無窮。彼因復待餘因生故。又若自在生諸法者;因無別故;法應無別。若謂自在生初一法,後從彼法,轉復生多。彼法云何能生多法;亦如自在,體是一故。又所生法,亦應是常。果似因故。又自在體。應不能生。彼體是常,如虛空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523~600)梵名 Jānagupta。意譯德志、至德、佛德、志德。陳隋時代僧。北印度犍陀羅國人。自幼即入大林寺出家,...(術語)根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對之色等六境曰塵。止觀一下曰:根塵相對,一念心起。...亦名:隱沒人、井窨 子題:窨 行事鈔·足數眾相篇:「隱沒者,謂入地也。井窨之類,有僧是別非足。」資持記釋云:「...梵名 ?rīmālā-sijha-nāda-sūtra。全一卷。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梵 Gunabhadra, 394~468)譯。全稱勝鬘師子吼...【如來藏】 如來藏,又稱如來胎,指於一切眾生之煩惱身中,所隱藏的本來清淨(即自性清淨)的如來法身。通常把它看...(界名)非有想非無想處,在六趣之中屬於天趣。故曰非有想非無想天。新譯曰非想非非想天。略曰非想天。又名有頂天。...(術語)心定於一行而修三昧也。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三藏法數四曰: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正定也。此有事...摩訶止觀雲四種三昧:欲登妙位,非行不階,行法眾多,略言其四。梵語三昧,華言正定,又云調直定。眾生心行,當不調...(飲食)Sarki,最勝王經三十二香味之一。譯曰叱脂。...(術語)佛道之修行者謂之道者,此言道者之惡者。...犍馱羅,梵名 Gandhāra, Gāndhāra, Gandha-vati,巴利名 Gandhāra, Gāndhāra。印度古國名。又作健陀羅、犍陀...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佛說阿彌陀經精華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令現在說法。 ☆ 其國眾生。無有...在《六祖壇經》說,有一個法達法師,他去參訪六祖大師,頂禮的時候頭沒有著地。六祖大師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我是一個嗔心比較重的人,平時各種看不慣別人的不文明行為。比如看到有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公眾場合抽煙,都會皺...《了凡四訓》中袁了凡在受雲谷禪師啟發之後,發願改命,通過不斷修心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從此而後,終日兢兢,便覺與...問: 頂禮法師!輪迴中的眾生,都有一顆多情的心。我們緣著男女產生情執就有很大的過患,而緣著阿彌陀佛,假如能天...上學時,一個女同學趁小長假到外地與男朋友小聚。聽說她是坐了二十幾個小時的硬座去的,同學忍不住說了句:我要是她...【二○○五年十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圓寂前一個多月,當時上人已預知時至),八十五歲高齡的悟道大和尚,親臨浙江東陽...作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確的動機應該是大乘菩提心。也就是高度尊重生命之心,救護生命的利他之心,大慈大悲之心,...
自在為因見
【法相辭典】
【自在為因見】 p0600
上篇:自宗觀察教 | 下篇:自在有三障 |
磔迦,梵名 Takka。又作礫迦國。為北印度之古國,位於迦濕彌羅國之南。依大唐西域記卷四記載,此國於摩醯邏矩羅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