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祖壇經》說,有一個法達法師,他去參訪六祖大師,頂禮的時候頭沒有著地。六祖大師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會產生這麼大的憍慢,你心中一定有所得,有一種功德相在支持著你,一般懈怠凡夫還不敢憍慢。法達法師說:我沒什麼本事,誦經三千部。《法華經》誦三千部不容易,就算你精進來說,一天讓你誦一部,你要誦十年。
但是六祖大師跟他開示說:你沒有真正的誦《法華經》,你是心迷《法華》轉,你只是在《法華》名相轉。因為他把誦《法華經》當功德,他沒有把《法華經》消化成道理,產生內心的一種對治。所以他誦《法華經》第一個生相,產生執著相,有為法的執取。第二個增相,他認為功德增加。第三個淨相,對淨法的清淨相。
六祖大師跟他開示以後,他開悟了。開悟以後,他講出一句話說:「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世狂。」說:我以前在誦《法華經》的時候,心隨境轉,只是把《法華經》誦過去,沒有把它會歸到內心的對治,總是以一種有所得心,把誦《法華經》當功德想。有功德想,你內心一定有一個自我,因為這個是我所,最後你以自我為中心,夾帶很多的功德,那就把自我提高了。
就是說,誦法華經沒有錯,錯在於他內心當中,沒有產生對治,所以講「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六祖大師開示以後,他迴光返照,其實誦經的目的是產生觀照力。最後他要離開的時候,六祖大師說:你現在有資格誦法華經了,因為你現在是心悟轉法華了。
我們在讀《楞嚴經》的時候,十卷讀得很辛苦。海公說:你讀《楞嚴經》,不要那麼辛苦,反正它十卷的經文,你把每一句話,消歸到身心世界就對了。海公說「佛陀講經,不可能離開身心世界說法。」好像他講這個名相,講得天花亂墜,其實都是在講你的身心世界。大家想想看,佛陀絕對不會離開身心世界來說法。
他告訴我們二個觀念:第一個,什麼是雜染法?什麼是功德法?這是第一個重點,他讓你分辨清楚,什麼是雜染相?什麼是功德相?第二個,怎麼從雜染相變成清淨相。就這二個重點而已,一個是理論,一個是方法。我們觀念一改變,誒,真的這樣。
其實學《攝論》也是這樣,它有十科,無著菩薩所說的話,你把名相投射到你的身心世界,你就會產生會心的微笑;你不投射到身心世界,用心外求法的心情,心迷法華轉,那你讀起來就很辛苦了,就像在讀世俗的書一樣。你能夠把讀的法,往內心去觀照,那你愈讀愈有味道,所以這是一個心態問題。